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病毒(virus)是一组(一种或一种以上)DNA或RNA核酸分子,包围在蛋白或脂蛋白外壳内,在合适的寄主细胞借助于寄主蛋白合成体系、物质和能量完成复制,伴随核酸突变发生变异。主要特征:①结构简单的(核酸+蛋白或脂蛋白衣壳);②严格专性寄生的(依赖寄主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系统);③非细胞生物(分子寄生物)。寄生植物的称为植物病毒(plantvirus);寄生动物的称为动物病毒(animalvirus);医学病毒(人类病毒);真菌病毒;寄生细菌的称为噬菌体(细菌病毒bacteriophage)。目前已研究和命名的植物病毒达1000多种,其中许多为重要的农作物病原,其所造成的损失仅次于真菌病害。在我国北方麦区间歇性暴发的小麦黄矮病(Barleyyellowdwarf)平均造成30%的产量损失。在油菜上,因病毒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常年达20~30%。甜菜曲顶病(Beetcurlytop)、香蕉束顶病(Bananabunchytop)等几乎对一些产区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病毒粒体:病毒的基本存在形式(形态)。@病毒粒体的形态微小,只有在放大数万倍的电镜下才能观察到,其度量单位通常采用纳米(nm,1nm=10-9m)。@植物病毒粒体形态主要有:球状、线状、杆状、弹状、双联体状、丝线状、柔软不定形等。杆状或线状病毒:蛋白质亚基螺旋状排列,中间是一个由核酸构成的空心管子,核酸也呈螺旋状排列,嵌入到螺旋状排列的蛋白质亚基内端。如,TMV杆状粒体。球状病毒:蛋白质亚基镶嵌在粒体表面,构成多面体形,内心是病毒的核酸;球状病毒并非光滑的球体,而是多面体(多为二十面体),多个正三角形组合而成。植物病毒粒体主要含有核酸和蛋白两大部分。中间为核酸芯(RNA或DNA),外部有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包被形成衣壳,少数病毒在蛋白衣壳外面还包被一层那囊膜(envelope),称为包膜病毒,如植物弹状病毒。植物病毒的主要成份是核酸和蛋白质,有些还含有少量的金属离子、多胺和水等。1、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多数为核糖核酸(RNA),少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根据核酸性质及功能,可将植物病毒基因组分为下列5种类型:(1)正单链RNA(+ssRNA)单链RNA具有侵染性,可以直接翻译,起mRNA的作用。大部分重要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属这一类型。70%,TMV,CMV,PVY;多分体病毒。(2)负单链RNA(-ssRNA)病毒粒体中的单链RNA不具侵染性,必需先产生互补链,才能翻译蛋白。植物弹状病毒的基因组属这一类型。如小麦丛矮病。(3)双链RNA(dsRNA)其中一条链具有mRNA的作用。负链变正链才能作为mRNA。植物呼肠孤病毒的基因组属这一类型。水稻矮缩病。(4)单链DNA(ssDNA)联体病毒科(Geminiviridae)病毒含有这种类型基因组,复制时单链DNA先合成双链DNA,再以常规途径转录生成mRNA。(5)双链DNA(dsDNA)核酸类型与高等动、植物的相同,为互补的双链DNA,花椰菜花叶病毒属(Caulimovirus)、杆状DNA病毒属(Badnavirus)具有这种类型基因组。2、病毒粒体核酸含量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很小,编码的蛋白质种类也很少,按照其功能可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是构成一个完整病毒粒体所需要的蛋白,主要是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和囊膜蛋白,有些病毒还有基因组结合蛋白(VPg)。大多数植物病毒没有囊膜,其结构蛋白也就只有外壳蛋白。非结构蛋白是指病毒基因编码的非结构必需的蛋白,包括病毒复制需要的复制酶、参与病毒运转的运动蛋白等。第三节植物病毒的侵染和传播病毒侵染植物后,在活细胞内增殖后代需要两个步骤:一是病毒核酸的复制(replication),即病毒的基因传递;二是病毒基因的表达(geneexpression),即病毒蛋白质合成。病毒粒体进入寄主细胞运转(移动),即病毒从植株的某一部位扩散到另一部位的过程(植株内扩散)。在植物叶肉细胞间的移动称为胞间运转(移动);经维管束输导组织的运转称为长距离运转(移动)。三、植物病毒的传播(1)昆虫(2)真菌已发现7种真菌传播19种病毒。(3)线虫已知有5个属的线虫介体传播约23种病毒(4)螨类介体:叶蚜螨和蛛螨按照介体与植物病毒之间的生物学关系,可分为非持久性病毒(nonpersistentvirus)、半持久性病毒(semipersistentvirus)和持久性病毒(persistentvirus)三种类型。①持久性病毒获毒期、潜伏期、传毒期、持毒期均较长(几小时至几天、十几天),病毒可进入介体血液循环系统,甚至在介体内增殖,介体获毒后,有的可终生传毒或经卵由子代传毒。叶蝉、飞虱等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