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效课堂的实施步骤“大单元教学”的流程大单元教学的流程一共六步。一、整合教材:假期统揽三年教材,整体“消化”进行“个性模块”整合;学期初以学科为单位集体研讨,确定本学科“大单元模块”;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授课模块”。二、整合教师:以学科为单位,对所有同学科教师进行个性分析,筛选强项,根据教师情况进行“强强联合”组建教学模块;教师根据单元组合进行单元备课,自行选择“授课模块”,确定本教学单元的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三、集体备课:我们把集体备课叫集智备课,集体备课做不好,导学案就编不好,导学案编不好课堂就进行不好。四、编写导学案:编写导学案是决定了课堂成败的关键,课堂出现问题80%都在导学案上,导学案编得过简,对孩子没有导的作用,导学案过难,孩子没法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现在导学案存在三类问题,一个是简单化,列一个提纲;一个是剪切化,从各个资料上剪切一切东西;一个是习题化,把一些习题按照从简到难的顺序一罗列就成导学案了。导学案没有体现方法植入,没有学习路径的引导,没有学习扶手的搭设,这样的导学案没法让孩子作为学习的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起不到导学的作用。这样的课堂导学案失去了作用,教学将无法进行了,所以我们对导学案有严格的要求,一是要编好,一定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要编制一份含金量高的导学案,课堂才能有效的进行。感悟:由于现行的教材不能满足学生自学的需要,所以教师要编写导学案(也称学案),我们常把导学案比作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编写导学案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把学生从“已知领域”引向“未知领域”。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通过已有知识,学生自己阅读和理解就能掌握一些新的知识。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清楚为什么要编写导学案以及如何编写导学案,如果习题化或编成提纲式就不能实现引领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难以完成自学的任务。五、上课:分为几步,一是预习展示课,也叫寻法课。利用1-2节课的时间把导学案预习透,预习展示课不到位,下一节课将无法进行,要求用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方式完成A、B、C三类目标。学习目标分为四类A类、B类、C类、D类,A类目标属识记类,如英语的单词、语文的字词、理科的定理、定义、公式,B类问题通过对子组来完成,C类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D类问题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可能经过小组讨论也完不成,但完成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个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来呈现。“预习展示课”中的展示内容要少而精,要对“提升展示课”有指导和铺垫意义。感悟:本环节对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目标的划分比较明确,基础知识通过独学完成,基本应用通过对学或小组合作完成,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给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二是提升展示课,要叫展法课。是高效课堂最精髓的一部分,为什么高效课堂要展示?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让学生把学习成果发表出来,把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把研讨的内容通过展示的过程提升出来;第二个作用就是利用展示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因为孩子的表现欲和探究欲是天生的,孩子对什么东西都好奇,对什么事都想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每个人都存在的天性。我们就利用孩子的这种天性,让他把知道的和想要表达的在课上说出来,说的过程实际上看孩子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思路,老师要捕捉到孩子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在学习当中哪里出毛病了,教师在点拨指导的时候就有了抓手。如果不通过展示的过程,孩子做错了我们只知道结果错了,应该怎么做才对,那么这个孩子就没有思考和学习的历程,这个学习永远是不深刻的。再一个通过孩子展示,得到了同伴的认可,孩子就有了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对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强化,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感悟:很多教师对高效课堂的展示环节存在异义,认为学生讲不明白,浪费时间。实际上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一些教师常常终止学生的展示,取而代之,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展示的目的和意义没有理解。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展示就是让一部分学生给另一部分学生“灌输”,目的是为了讲明白,既然这样还不如由老师“灌输”效果好。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所谓的高效课堂把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学生的满堂灌,结果可想而知。这些教师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满腹牢骚,认为“模式”有问题,其实是他自己不求甚解并且错误地操作。高效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用胡校长的话说就是“让学生把学习成果发表出来,把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把研讨的内容通过展示的过程提升出来”。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展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没有学生的展示,教师将无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果教师将知识再讲解一遍,自主学习便失去了意义,课堂有限的时间也不允许。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展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