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科门类(二级类):中国近现代史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本科)团队名称:中国近现代史本科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桑兵所在院校:中山大学推荐部门:广东省教育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一○年一月填表说明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2.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3.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5.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本团队依托于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学术声誉卓著,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和研究成果众多,梯队完整而精干。本团队现有20人,其中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团队带头人桑兵教授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全国第一位历史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团队成员中既有邱捷教授等具有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杰出学术成果的老一辈教师,也包括在教学和科研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中青年教师,其中有“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吴义雄、程美宝)、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吴义雄、程美宝)。50岁以下教师全部已获博士学位,2人是全国百篇优秀论文获得者(吴义雄、关晓红)。教学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层次清晰。本团队多年来致力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取得众多教学成果。“中国近代史”课程是中山大学首批校级、省级重点课程,长期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重点建设。在历史系的各种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也得到了重点培育。2005年“中国近代史”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得到优越的建设条件,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本团队带头人和团队主要成员具有长期的教学经验。带头人桑兵教授被评为中山大学教学名师,2009年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团队成员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各种教学奖励。桑兵等3人先后获得“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2人(程美宝、吴义雄)先后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宝钢优秀教师奖”称号。本团队具有优秀的学术传统。团队所在学科——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由陈锡祺教授等老一辈历史学家奠基,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明显的学科优势。本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长足发展,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2、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学科所在之历史学系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自1994年至今得到国家、地方政府和学校的重点建设,1998年获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本团队所在的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本团队的多名教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本团队一向注重教学和科研的密切结合。本团队教学骨干同时也是学术研究骨干,成员中多名教师是蜚声国内外学界的著名学者。他们严谨治学,研究成果以专精见长。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项目、“国家清史工程”课题、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在重要期刊发表大量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了《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中外交流历史文丛》等学术丛书,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近年广东省政府颁发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本学科教师和研究人员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本团队十分重视本科教学。桑兵教授、邱捷教授等著名学者长期为本科生开设包括《中国近代史》等基础课程和《中国近代学术史》等选修课程,所开设的课程达40余门,涵盖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团队分别在近现代通史(邱捷、吴义雄等)、近代学术思想史(桑兵、赵立彬等)、近代中外关系史(朱卫斌、周湘、江滢河等)、近代文化史(程美宝、谷小水等)、近代政治及制度史(关晓红、孙宏云等)、近代社会经济史(何文平、李爱丽等)等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梯队。近年来,本团队的教师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新路,由赵立彬教授和何文平副教授开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口述史”课程,以及其他实践类课程和相关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覆盖面广的实践类教学体系,成为近年本系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教学改革的亮点。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一直是深受本科生欢迎的学习内容,历届学生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均有一半左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