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知识准备一、非线性模型的种类及运用(二)多项式(三)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是可以用来测得技术进步。在取对数后,对时间t求全导,可以得到6.66.6式中,第一项为产出增长率,右端第2、3项分别为劳动增长率、资本增长率,由此可以看出,投入增加不能完全解释产出的增长,所以右端第一项称为索洛余值,常常用来衡量技术进步。将产出增长、技术进步、劳动增长、资本增长分别记为,6.6可以简洁地表示为:6.7那么技术进步贡献率v就可以表示为:6.8可见,只要对上述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得到两个参数,便可很方便地计算出相应时期内的技术进步贡献率。2.指数函数3.对数函数(四)成长曲线模型2.龚伯兹(Gompertz)成长曲线模型二、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二)间接代换法(三)迭代法第二节直接代换法估计非线性模型一、实验要求二、实验数据三、实验内容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由散点图可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到,随着fdi增加,so2排放先增加,到达一个顶点后,逐步下降,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故拟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6.18(四)对模型代换(五)模型估计回归结果表明,模型总体显著,fdi及其二次项均高度显著,一次项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较为一致,在改革开放后到本世纪初,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增长,甚至引起地方政府之间的锦标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甚至成为污染避难所,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但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加强环境规制,重视fdi质量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实行创新驱动战略,一些有益的环境治理技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所以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有利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第三节间接代换法估计非线性模型一、实验要求二、实验数据三、实验内容四、实验步骤图6-3城镇化率与GDP散点图从散点图可以看出,随着GDP的增加,城镇化率也在增加,但增加幅度由快到慢,而且GDP增长空间很大,而城镇化率取值范围最多不超过100%,因此,拟构建半对数(对数-线性)模型。6.20(四)对模型代换图6-4城镇化对GDP对数的回归结果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拟合优度为0.9629,F统计量显著,表明模型拟合情况较好,参数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具体含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城镇化率平均增加8.9个百分点。本章小结思考题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