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气机子午养生八卦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阴阳五行气机子午养生八卦培训课件.ppt

阴阳五行气机子午养生八卦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阴阳五行气机子午养生八卦中医与阴阳五行的对应关系中医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一、阴阳学说(二)、阴阳转化与消长二、五行学说(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事物的现象和五行归类1.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取象”,就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到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火。如心的温热升腾作用与火相似,我们就把心归属于火。以此类推。推演归纳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出其它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其它事物的五行归属。如心属火(大前提),心与小肠互表里,其华在面,主脉,开窍于舌(小前提),因此可以推演出小肠、面、脉、舌皆归于火。2.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见表格)(四).五行辩证养生表(五).五行相生、相克、制化与胜复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木)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注:五行相生,实质上就是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即是木火土金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次序:木土水火金(木)3.所胜、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内经》)注: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4.五行制化(1).五行制化概念: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发展。(2).五行间的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要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协调平衡,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和发展。(3).五行制化的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中医中常说的“阴盛格阳”,“阳盛格阴”就是制约不住所造成的危害。5.五行胜复(子复母仇)五行胜复是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进行的自我调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引起水盛,水盛克火引起火衰,火衰制金不足引起金盛,金盛克木引起木衰,使得木盛得以平复,这里的木行亢盛是胜气,金行旺盛是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的报复。注:我为胜气时,克我者为复气。(六)、五行相乘、相侮关系1.主要区别:(1).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过度克制,象是官大压人。(2).相侮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的克制,好比是才大恃主。2.二者联系:相乘与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都可由“太过”与“不及”引起,且相乘与相侮可以同时发生。如肝木克脾土太过伤脾致脾虚,这时的脾太虚了,造成脾土克不了肾水,反而被肾水欺侮。造成脾土的病程加重。3.母子相及(1).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连累其子行也异常。这就是“母病累子”。一般规律是:母虚子虚母子两虚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干枯,结果水竭木枯。(2).子病及母:是指子的一行异常,会影响母行也异常,结果母子皆异常。一般规律是:子亢母盛子母皆盛“子病犯母”(如心火旺,肝火也随着旺)子亢损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如肝火旺,下截肾阴,肝阳上亢且肾阴亏虚;也叫阳盛格阴。)子虚母虚子母俱虚(如肝阴虚,导致肾阴虚,造成肝肾两虚。)(七).以五行理论说明五藏之间的关系(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藏之间的资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助心行血;火生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土生金:脾气运化生津液,上归于肺,使肺宣肃正常;金生水:肺之津液下行以滋肾阴,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水生木:肾藏精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藏之间的制约关系:木克土:肝木条达可疏泄脾土之壅滞;土克水:脾气运化水液,可防止肾水泛滥;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亢烈;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八).以阴阳五行诊病辩证《千金翼方》第二十五卷说:“上医察色,次医听声,下医脉候。是知人有盛衰,其色先见于面部,所以善为医者,必须明于五色,乃可决生死,定狐疑。故立候气之法冠其篇首焉。”1.察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华(爪面唇毛发),五变(握忧哕咳栗),五体(筋脉肉皮骨),看动静辨阴阳。2.听五声(呼笑歌哭呻),听洪弱,辨阴阳。3.问五嗅(臊焦香腥腐),五液(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