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升能力上水平保证质量促规范疫苗管理常规资料管理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监测AEFI监测一、疫苗管理2、管理不到位县乡级、特别是乡级存在疫苗账物不符疫苗出入库记录登记不全无疫苗使用计划常规疫苗在同一县区不足与浪费并存3、县乡级冷链运转频次不足,送苗不及时4、疫苗报废制度欠完善二、常规资料管理常规资料统计资料统计报表:用于反映本地区预防接种工作进展和质量,需要逐级上报;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疫苗使用计划报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针对疾病监测情况统计报表和基本情况统计报表等。非统计资料(二)常规资料管理的目的(三)资料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如何规范管理常规资料?资料管理的过程1、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内容村级及城区接种点应收集的资料(1)人口资料,包括总人口数、15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数、年内分月出生儿童数、儿童流出、流入情况。(2)疫情资料,包括国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病例免疫史等。(3)预防接种资料,包括建卡数(率)、建证数(率)、接种数(率)、接种率常规月报表、未接种人数和原因、疫苗接收和使用情况、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等。乡级应收集的资料(1)人口资料,包括辖区内总人口数及15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建卡人数、建证人数;年内分村分月出生儿童数;儿童流出、流入情况;托幼机构、学校数及学生人数。(2)疫情资料,包括国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病例免疫史等,针对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分析,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资料,专题分析和阶段性工作总结。(3)预防接种资料,包括建卡数(率)、建证数(率)、接种数(率)、接种质量分析、接种率常规报表、接种率调查和查漏补种、接种告知、宣传公示、异常反应调查处置资料等。(4)冷链系统资料,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加强冷链设备温度监测,温度监测记录准确、规范,每日两次;疫苗和注射器分发资料齐全,上下级间帐物相符,收发和接种随时记录,日清月结,做到帐物相符。疫苗存放规范,冷链设备专用。(5)组织机构情况,包括辖区行政区划和防保机构数、基层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点)基本情况、预防接种组织形式、预防接种人员基本情况等。县级应收集的资料除需收集乡级所列资料外,还需收集以下资料:(1)统计、公安等不同部门的年度人口资料。(2)组织机构:辖区内的各级行政区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数;辖区内接种单位(门诊)数、接种周期、免疫服务形式;专业人员数量、年龄及学历等情况。(3)调查和监测资料: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接种率、免疫成功率、人群免疫水平、病原学、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与冷链系统监测等,以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漏报率、接种率、流动儿童、安全注射等专题调查资料。(4)上级来文,本级发文、培训及工作计划、督导、考核、总结等资料。(5)当地居民的生活、卫生、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各级应收集的免疫规划资料的内容-1各级应收集的免疫规划资料的内容-2各级应收集的免疫规划资料的内容-32、资料的报告免疫规划各种年度报表、月报表和旬报表按有关要求报告。有关报表填报格式和上报时限要求以《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市级统一要求为准,如有变动,另行通知。报告时间报告资料的审核及质量要求-1审核(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是否按时上报各类报表填报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存在错误:同一表内或表与表之间的逻辑错误。如:同一疫苗(同一剂次)受种数>应种数。报告资料的审核及质量要求-2统计报告的各种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并由主管领导审阅签字、盖章后报出。上级疾病控制机构对报告的数据要定期抽查,评价报告的质量。3、资料的分析分析技巧了解预防接种工作的情况,可以通过接种率、脱漏率或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价;可用接种第1剂百白破疫苗的人数来评价接受预防接种服务的儿童数目;运用接种百白破疫苗第3剂的接种率来评价系统连续提供接种服务的能力;通过了解无菌注射器的使用数量、疫苗的使用量、预防接种服务实际提供的次数、针对传染病发病率等各种指标来评价工作质量、效率。对乡级、县级和市级的要求在收到下级报表或完成本级报表后,应对报表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评价填报的基础信息的种类是否齐全、及时,查看各类基础信息有无涂改、逻辑错误等现象,发现存在逻辑、填写错误,应与报告单位联系确认后,及时予以纠正。对报告资料要及时分析利用,定期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下级,用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控制。4、资料的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卡、证、册和电子信息卡的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应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建立,偏远农村地区最迟不超过2个月。寄居≥3个月的流动儿童也应建立预防接种卡、证。预防接种登记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