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学案doc.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孔子与老子学案doc.doc

孔子与老子学案doc.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7-文化史学习导读教研组长级部主任教务处主任编制:任丽娟时间:2012-08-301.理解一个基本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和地位:一定时期的文化(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因此,学习文化史一定要充分联系经济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理解一个观点:继承中批判,发展中尊重和创新:人类思想文化演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每一代人都继承了前一代创造的一份文化遗产,每一代人又把自己继承和创造的一份文化遗产传给后代。因此我们应学会传承遗产,同时又要批判的吸收,在继承中创新。同时,面对人类创造的多元化的文化,我们又要学会尊重。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学习本单元内容,要注意:1.两条线索:一是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发展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掌握理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要善于分析说明思想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3.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和构建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归纳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把各种思想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4.要与现实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1课春秋篇(孔子和老子)【学习目标】一、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二、课标解读:重点应放在孔子的思想方面。掌握孔子思想的内涵及其影响(尤其是对后世和现代),分析孔子、老子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对于老子的思想,简单阐释其思想内容和影响即可。【学法指导和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利用问题导学,完成导学案。2.完成导学案时要:阅读教材,勾画重点→演练导学案,发现问题→再读教材解决疑难问题,并整理主干知识。3.课前预习部分※标记为课前必做,★标记为课前“选做”或课堂探究。4.通过后面的“难点释疑”,帮助自己理解教材。5.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认识孔子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自我,认识自我。【课前预习】一、百家争鸣的背景1.百家争鸣的含义?※2.阅读教材11页“阅读与思考”,合作探究百家争鸣的背景?★二、代表人物及主张——春秋时期(一)、阅读教材“孔子的学说”一目后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了解孔子其人:孔子小档案※年代:国籍:地位:著作: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孔子“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2).孔子“礼”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3).问题探究:仁与礼是什么关系?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3.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4.孔子对待鬼神是怎样的态度?这说明了其思想的显著特点是什么?※5.《论语》中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有哪一些?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对现在有什么借鉴作用?※6.试评价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7.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在后世又被尊为“圣人”?★(一)、阅读教材“老聃与《道德经》”一目后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2.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3.老子的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什么?※4.老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具体含义?※5.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难点释疑】1.司空、司寇:司空也叫司工,是管理生产和建筑的官员。司寇是主管刑狱的官员。据《尚书》《左传》记载,在周武王、周公时,司寇已是王朝的高官。春秋时,周王室和鲁、宋、晋、齐等诸侯国都设置这一官职,其职责是驱捕盗贼和诛戮不法大臣等。2.孔子政治思想的评价(1)其“仁”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2)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3)其“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3.无为:老子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无为包括“寡欲”、“绝学”、“不争”“不言”等,老子的无为思想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同时,也要注意到老子所说的“无为”,主要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知识小结】人物学派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历史影响孔子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