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科学中考热点问题综合汇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科学中考热点问题综合汇编.doc

2013科学中考热点问题综合汇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科学中考热点问题(精选)一、食品安全背景:1、网络上流行如下一段文字,“我们中国人从食物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C4H7Cl2O4P),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化学式:C16H12N2O),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HCHO),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三鹿和双汇分别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和瘦肉精(C12H19Cl3N2O)的化学作用”。1.自今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也即面粉增白剂。李明同学听了这消息后,对其中的过氧化钙很感兴趣,就去买了一些回来做实验。⑴李明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缓缓产生少量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⑵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李明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李明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李明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⑶李明通过实验证明了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确有氢氧化钙生成,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⑷李明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的结论是。⑸李明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许多养鱼的人会在活鱼的运输过程中往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他认为这么做的目的是。你能说说为什么不加入性质与过氧化钙相似但与水反应却更剧烈的过氧化钠吗?。二、公共卫生----------禁烟背景:根据卫生部今年3月份发布的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从2011年5月1日起,中国将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试题选编:1、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表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300多种化合物不同程度对人体有害。为了检验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变浑浊。试回答:⑴①中发生的现象说明。⑵烟雾中是否存在CO?,做出此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为。2、吸烟有害健康,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填左或右)移动。该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等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不考虑其他气体),若进行后续地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2)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左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右表。蜡烛装置Ⅱ装置Ⅲ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1)该实验中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3、香烟的成分复杂,经燃烧后的烟气中许多是有毒物质,如烟碱、一氧化碳、焦油等,其中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是,让吸烟者上瘾的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的是。为了积极配合控烟政策的条例政策的实施,培养倡导控烟的意识,请提一条禁烟的公益广告(要求: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4、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1)香烟的烟雾中含有▲会使人严重缺氧,引发冠心病。出现这症状主要是因为这种物质能与血液中的▲牢固结合,影响了血液的送氧能力。(2)“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是嗜烟者的名言。这主要是烟碱的作用,因为它能刺激▲,使之暂时兴奋,随后便会抑制,甚至麻痹。(3)据调查吸烟者容易诱发肺癌,癌症属于▲(选填“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4)吸烟还会诱发其它疾病的发生,如会引起肾脏病变。现在医学上往往采用器官移植手术来治疗,但植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易成活,“排异作用”属于人体的▲(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5、甲图为1950-2000年间,某国35-54岁年龄段的人死于肺癌的人数比率(死于肺癌人数与总死亡人数之比)变化情况;乙图为1950-2000年间,该国35-54岁年龄段的人吸烟人数比率(吸烟人数与总人数之比)变化情况。分析两图得出的结论是年死于肺癌人数比率35—54岁男性35—54岁女性吸烟人数比率甲图乙图A.吸烟的男性和女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