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pdf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后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它是光的反射的应用和延续;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的概念,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3.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对称之美,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了解虚像的概念二、学情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好奇的现象。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解决的。三、教法和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设疑诱导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四、实验器材魔术箱、蜡烛、烧杯、平面镜、镀膜玻璃板、磁力棒带钢珠、彩纸、方格纸、“F”字母五、实验改进要点(一)器材改进1.镀膜玻璃板代替普通玻璃,彩纸代替白纸,可以使成像更清晰2.吸附钢珠的磁力棒模拟蜡烛,它与彩纸下方的水平铁板紧紧吸引(放置牢固),描绘像的位置时不会移位,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可以一次放置多个物体,并能同时描绘物和像的位置,节省实验时间(见图1)图1(二)实验拓展增加了两个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左右相反和“魔术箱”揭秘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通过“照镜子”游戏引入新课(见图2)。找两个体型相近的同学分别扮演“物”和“像”,让扮演“物”的同学做老师设定好的动作,扮演“像”的同学模仿镜中“像”的动作。设计意图:一是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兴趣;二是为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环节中的“猜想与假设”提供依据。图22.做“水淹蜡烛”的实验(见图3)图3实验桌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点燃的蜡烛,玻璃后面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准备好的,提前调节好,使学生通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这时学生可能猜到是“像”;如果没有猜到: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察,他们会发现在原位置仍能看到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设计的意图:引入“平面镜”、“像”、“物”这些名词;为后面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顺利突破将“平面镜改为玻璃板”这一难点做暗示,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3.“魔术箱存钱”。往魔术箱中投硬币,学生看不到投入的硬币。(见图4)图4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组织探究1.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根据照镜子的感受和生活经验,猜想平面镜的成像有什么特点?本环节学生一般提不出准确有价值的问题,因此老师直接点出问题的方向。2.猜想与假设有了前面的情境导入和实验铺垫,学生应该能猜想到:像与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可能相等。3.设计实验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动脑想一想;选平面镜还是玻璃板?动手试一试。[学生思考、讨论、实验]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课时的“水淹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就会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学生通过平面镜和玻璃板的对比实验一般可以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4.进行实验:(1)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后面的磁力棒与像从各个角度看完全重合;别忘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不划手。(2)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4)教师引导学生磁力棒上吸附“F”,观察像的符号(见图5)图5(5)利用黑白相间方格纸实验“揭秘魔术箱”(见图6)图65.分析论证: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