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努力****振宇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选一两个传统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教学重难点: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衔”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选一两个传统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含与节日相关的图片、小视频,有关端午节来历的微课,田字格中的范字)。2.学生:生字卡片,传统节日名称的卡片;向家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传、统”等12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6个词语。2.朗读课文第一至五句,了解春节、元宵节等5个传统节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话说节日1.播放春节联欢晚会开场舞视频片段,请学生观看,感受节日的喜庆与隆重,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你喜欢过这个节日吗?为什么?2.提问:除了春节,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3.小结:这些节日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5.认读词语“传统”。提示:“传”是翘舌音。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传、统”2个字?预设:(1)“加一加”:专一传、充一统。(2)与熟字组成词:传家宝、传来、传说;总统、统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传统节日?2.学生交流。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1.学习第一句。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1)提问:春节到了,人们喜欢做些什么?(贴窗花、放鞭炮)(2)交流:贴窗花、放鞭炮是春节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习俗?(贴对联、贴年画、拜年、给压岁钱。。。。。。)(3)识记生字“贴”。①出示词语“贴窗花、贴对联、贴门画”及情景图片。②指名读;请学生做一做“贴窗花”这个动作,说一说:你还贴过什么物品?相机出示词语“贴邮票、贴纸片、贴红花”,齐读词语。(4)范读,读出轻快的节奏。指名读。齐读,读出韵律美。(5)指导书写“贴”。①出示“贴”字。想一想:这个字与已经学过的哪个字比较像?②比较“站、战一贴”,找出共同点。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写“贴”的偏旁“贝”时,最后一笔变成点。④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2.学习第二句。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1)指名读,正音。(2)识记生字“宵”。出示词语“姓肖、元宵、消息、削铅笔”,比较“肖、宵、消、削”,借助形旁表义的规律识记字形。(3)识记生字“巷”。出示大街小巷的情景图,学生在图上找出大街、小巷,再说说大街与小巷的区别是什么。(4)引导理解“人如潮”。请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人如潮”的意思。出示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看花灯的情景图,引导理解:宽宽的街道、窄窄的巷子里到处都是看花灯的人,非常热闹,这就是“人如潮”。(5)请学生说说看花灯的热闹场面。拓展交流:除了看花灯,你们家还怎样过元宵节?(6)引读:元宵节,人们看花灯、吃汤圆,心情怎样?带着感受朗读这一句。齐读这一句。(7)指导书写“街”。①引导回忆熟字“封、桂、挂”,说一说写“街”字时要注意什么。②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街”字的左、中高,右边低,三个部件要写紧凑。③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3.学习第三句。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1)识记生字“祭”。①与“察”比一比。②出示“祭”的甲骨文啊,描述:左边是一块生肉,肉上还有血水流出,右边是一个“又”(指手),中间像祭桌。表示以手持生肉敬供神明祖宗。(2)指导朗读。引导:清明去扫墓的时候,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指名读这一句,提示:声音稍稍低沉。(3)引导理解祭扫习俗:清明时节,人们会去墓地祭扫,表达对逝去的祖先的怀念。(4)齐读这一句。4.学习第四句。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1)指名读,正音。(2)识记生字“舟”。出示龙舟图片,配上文字“龙舟”,学生认读词语“龙舟”。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含“舟”字的词语?(3)识记生字“艾”。你在哪儿见过“艾”字?出示图片,认读词语“艾草”。教师补充:民间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