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是雁****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正确认读“雾、淘、顽”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岸”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2、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生字卡。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谜语: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指导认识“雾”读文识字,整体把握。新|课|标|第|一|网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语。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三、朗读感悟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指导写字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第二课时复习导入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朗读感悟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雾怎么样?(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新|课|标|第|一|网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同桌互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雾来到岸边他又把什么藏起来了?齐读第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接着,他又把谁藏起来了?(自己)他可真是个淘气的孩子。练读7-9自然段,读出淘气。(指名读、赛读)讨论:雾哪里去了?三、练习说话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七、板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教学重点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祭、乃”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板书:陆游示儿2.作者简介及背景①(出示课件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②(出示课件3)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二、课前预习布置(出示课件17)1.自学生字;2.熟读这首诗,并读出感情。三、解诗题(出示课件18)1.出示诗题,明确“题、邸”的意思。题:题写,把诗句写上。邸:官员居住的地方。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上的诗句。板书:题临安邸2.介绍诗人3.林升,字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