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实用文档】doc.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实用文档】doc.doc

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实用文档】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一、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见表7—1。表7-1灌注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成孔方法桩径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mm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间桩1泥浆护壁冲(钻)孔壁d≤1000mm—0。1d且≤-501d/6且不大于100d/4且不大于150d〉1000mm-50100+0。01H150+0.01H2锤击(振动)沉管、振动冲击沉管成孔d≤500mm-20170150d>500mm1001503螺旋钻、机动洛阳铲钻孔扩底—20170150二、挤扩支盘桩质量的控制(见表7—2)表7—2挤扩支盘桩质量控制参数部位项目允许偏差桩身孔径/mm<0。1d(d为桩身直径)且≤50mm孔深桩孔垂直度桩位水平偏差/mm桩孔底沉渣/mm满足设计桩长〈桩长的1%<d/6且≤100≤100支盘部位挤扩上盘首次压力/MPa挤扩中盘首次压力/MPa挤扩底盘首次压力/MPa油压液面下降与液压钻、支盘机空载液面下降值相比≥10≥13≥15≤3mm项目允许偏差支盘盘径允许偏差/mm抽样比例占总桩数盘距间偏差/mm≤1/15D(D为支盘直径)1%≤200钢筋笼保护层厚度/mm安装标高/mm±20±50三、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见表7—3)钢筋笼除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的规定:(1)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4)。(2)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得向内伸露以免妨碍导管工作。(3)主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以上。(4)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100mm以上。(5)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6)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水下浇筑混凝土桩为±20mm;非水下浇筑混凝土桩为±10mm.表7-3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1主筋间距±102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203钢筋笼直径±104钢筋笼长度±50四、其他项目的质量控制(1)成孔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为准确控制成孔深度,在桩架或桩管上应设置深度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2)为核对地质资料,检验设备、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桩在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3)桩的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设计桩的直径,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施工.排桩跳打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2。5m,孔深不宜大于30m.(4)桩混凝土护壁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多节支盘桩时,上下节支盘间距宜符合表7—4最小净距。(5)灌注桩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桩径d/mm4006008001000承力盘直径D/mm960140016002000土质砂土粉土粘土其他土承力盘最小间距b/mm≥3D≥2.5D≥2D≥2。5D.挤扩支盘桩质量检验本节适用于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挤扩多支盘桩的质量检验。除必须执行“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1994)、“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198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4-2002)规定外,还应遵守本规定。一、钻成孔及晴空检验(一)孔深1、检验标准:按审计孔深校核。2、检验方法(1)检查钻孔施工记录和实测检验,按钻杆和钻具总长减去钻机上部剩余尺寸确定孔深。(锥形钻头按锥体的1/2处作为孔深0点得其标)。(2)用测绳复测孔深及沉渣厚度。(3)利用支盘成型机入孔成盘前,用其机身及连接管尺寸符合孔深。(二)成孔垂直度1、检验标准:<1%2、检验方法(1)测斜仪检测(2)利用支盘成型机入孔成盘时检验,如垂直度不够,或孔弯曲,不能自然下到孔底;(3)当采用冲击钻孔时,检查起下钻钢丝绳在(各深度)孔口中心(水面)个方向的变为尺寸;(4)回转钻起下钻具时,钻杆在孔口中心的各方乡变为尺寸;下试笼综合检测孔径及钻孔是否弯曲、缩径.(三)孔径1、检验标准:≥设计桩径2、检验方法(1)永井径仪抽检;(2)检查成孔后钻头直径.(四)清孔1、检验标准(1)正循环钻进有一次和二次清孔之区别。一次清前须停泵磨孔10分钟,将泥浆块打碎后,开泵排出地表。一次清孔沉渣厚度〈30cm;混凝土灌注前二次清孔沉渣厚度〈10cm;其他钻进工艺,混凝土灌注前沉渣厚度<10cm。(2)灌注前泥浆比重<1。15。(3)泥浆含砂量小于8%。2、检验方法(3)沉渣厚度用测绳测量;(4)泥浆相对密度用比重仪测量。3、护壁(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