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习测量的基本理论问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历史学习测量的基本理论问题.doc

中学历史学习测量的基本理论问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历史学习测量的基本理论问题HYPERLINK""聂幼犁【专题名称】HYPERLINK""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专题号】G32【复印期号】2009年05期【原文出处】《HYPERLINK""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2009年3期第25~29页【作者简介】聂幼犁,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教授。(上海200062)在心理与教育领域,测量也常称为测验。“测”为“测量”或“测试”,“验”是“校验”或“验证”的意思。如果给它下一个最一般的定义,即按照某种法则给事物的某种特性指派数字。其中,“事物的特性”是指所要测验的对象;“数字”是代表事物特性的符号;“法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性和测验目的制定的系统规定。简要地说,测验就是以赋值方式来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差异。学习测验是对一个学习行为样本的一种系统测验程序。这里的“系统测验程序”是指测验在编制、施测和评分等方面所必须依据的规定,“行为”是指受测者的反应,而“样本”是指受测者全部反应中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反应。正如物理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测量工具和测量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一样,任何学习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测验的手段和过程。一、中学历史学习测量的概念中学历史学习测量是按学习评价的目的、任务,收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反应、变化,并在适当的量表上给予定位,为学习评价提供客观信息的过程。1.从理论上看,最符合学习本性和特点的测验是教师,特别是任课教师在平时授课、问答、练习、作业和各种参观考察、作品创作、谈话交往等教学活动中长期和连续的观察。中学历史学科常见的做法有:历史习作即通过撰写历史习作,如“卡片制作”“读书笔记”“读史心得”“研究报告”“小论文”,可以反映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历史制作即通过仿真历史实物或模型制作、编绘历史图表、布置历史展览、制作历史课件以及与历史有关的各种制作等活动,可以反映学生的动脑与动手的综合能力。历史调查即通过丰富多样的历史采访活动,如考察、访问、座谈、问卷、咨询等活动,可以反映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历史交流即通过课堂内外的讨论和各种通讯、展示、对话,甚至论辩活动,可以反映学生表达思想、发现问题、及时反应,以及理解、汲取他人见解,充实或修正自己的能力。学习档案即通过收集典型作业、创新作品、学习活动的影像资料和建立学习记录文件,保存学生历史学习活动的成果和轨迹,可以反映他们较长时间的动态变化与发展情况。以上各种测量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其本身即某种学习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看到学习的结果,而且可以看到学习行为的过程;既可以看到认知领域的变化,又可以看到非认知领域的发展。从测量学的角度看,是最符合学习特点的“学—测”一体化的学习测量。综合这些观察记录,可以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历史学习的状况,特别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个性特征。但从实践上看,这种测验方式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又明显地受制于社会诚信风气的优劣和教师判断能力的高低。另外,从测量要求的把握上看,不同的教师难以保持相同的尺度,同一位教师也很难在较长的时期内始终如一。这两大因素使所有基于活动性观察的判断缺乏可比性,进而使学习评价缺乏确定和可靠的信息依据。另外,由于我国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师一般同时任课多个班级,数百位学生,有的还要同时跨两个以上年级教学,这也会使观察性的测验失去客观条件。尽管如此,融于日常教学或学习活动的观察仍不失为最理想的测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测验水平,并尽可能创造必需的客观条件。2.学生的观察和教师的观察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之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水平由于各种原因要远逊于教师,但其测验上的人文性、主体性、能动性和在实践上的深入度要远高于教师。另外,从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反思能力的角度看,其本身就是学习活动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更深刻和长远的训练与养成意义,必须不断培育、积极推进。3.迄今为止,团体书面测验仍是大规模测验学习状况和水平最有效率的方式,连续的测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学习的轨迹。团体书面测验可以分为问卷反应和测验(或考试)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学习态度和方式的测验,要参考心理测验中态度测验的规则和设计技术,关注学生实际的情感因素和判断水平;后者主要用于学业成就的测验,要参考心理测验中认知测验的规则和设计技术,遵照学习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规定,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设计试题及其比例。以“知识与技能”为考查目标的试题,不要照抄课文或大量流行的练习册的文字和形式,尽可能采用识别性运用的情景;以“过程与方法”为考查目标的试题,要特别把握好在“与已学难度相当”的“新材料”“新情境”中设问;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考查目标的试题,要特别把握好在“比较开放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