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调查报告9.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调查报告9.doc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调查报告9.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调查报告【摘要】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所以,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必将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一、调查的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语文教师所烦恼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当前的教育不再是说教模式,而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互动的过程避免不了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但不同的提问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师有效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策略之一。所谓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经调查发现这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占据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50%-60%。如何确保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主要关注:提问是否根据教学目标,是否突出教学重点,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制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能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否提高信息交流,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最终提高教学实效二、调查的方法与策略编制《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问卷、《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观察表》,对语文教师的随堂课、教研课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观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教师提问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性。本学期,我们对200多名学生进行了《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问卷,对10多名教师的随堂课、教研课进行了《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观察与分析。为最大限度的保持调查的原生态,学生问卷不写姓名,且问卷前鼓励学生填写最真实的感受;课堂观察前也没有跟开课老师进行过交流,保证在自然状态下尽可能完整的记录每一个提问,然后对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三、调查的统计与分析学生问卷的统计显示:1.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52%,兴趣一般的45%;2.感觉老师提问次数正好的74%,感觉老师提问太多没有时间思考的13%;3.希望老师提的问题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现成答案的26%。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思考后才能回答的47%;4.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加以赞扬20%,赞扬并点评39%,不太赞扬也不点评14%;5.当学生回答出错时,老师打断学生发言,及时纠正错误43%,立即请他人回答18%,延长等待时间,期待学生自我修正14%,在你回答后,请他人评价你的回答,并提出修改意见25%;6.语文老师提问面向全班学生的56%,向成绩好的同学提问的次数多于向成绩差的同学提问的次数36%;7.老师的提问难易适当52%,问题太难,很少有人会8%,问题简单大家都会30%;8.老师提出问题后,采用个别答51%,齐答14%,优等生插嘴答29%;9.老师提问后积极组织学生思考并回答66%,提问后发现学生总不举手回答就自己答11%,提问后没留思考的时间就喊学生回答19%。教师提问的课堂(随堂课)观察显示:有效问题45%,低效问题34%,无效问题21%;识记型理解型问题占52%和27%,综合、应用和评价性问题只占21%;问题过易的36%,过难的8%,笼统含糊或不了了之的17%;老师提问后立即叫学生回答的24%,组织学生讨论后回7%,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或适时点拨后回答的36%,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或适时点拨后回答的36%;教师提问后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的19%,会的就举手回答的56%,优等生回答问题占79%。从《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问卷和《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的统计与分析来看当前语文课堂教师提问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有:1.提问盲目随意教师提问随意性大,一堂课多则几十个问题,少则十几个问题,没有计划性、针对性。有的老师甚至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学生说到什么就问什么,脚踩西瓜皮,一路问到底,认为只要自己能问,学生能答就好。这种漫无目的的提问往往与教学目标无关,脱离课堂,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2.问题频繁琐碎教师提问的数量多,学生思考的机会少,一个问题刚提出,学生还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教师就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稍有受阻,教师就急于公布答案,一堂课问题一个接一个,最终是该读的书没读透,该掌握的知识没掌握。提问重复啰嗦,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生怕学生没听到。特别是老师提问题后,下面没有同学举手或只有几个同学举手时,不到两秒,老师会加重语气再重复一遍问题,有时甚至重复多遍。这样琐碎频繁的提问既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又让学生的学习疲于应付,失去自我。3.问题难易不当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观察,语文课堂教师的提问基本上是识记型和理解型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