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学考)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 第11章 学考章末检测卷 (十一)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猫巷****志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学考)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 第11章 学考章末检测卷 (十一)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学考)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11章学考章末检测卷(十一)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考章末检测卷(十一)第十一章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B.各地普降酸雨C.生物多样性下降D.CO2的过量排放A[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2.下列物质中,与酸雨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臭氧B[二氧化硫与酸雨的形成密切相关,故选B。]3.不同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森林群落中,位于最上层的是()A.树冠层B.灌木层C.草本层D.地表层A[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从上到下依次是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表层,故选A。]4.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A.黑藻B.金鱼C.酵母菌D.蜗牛A[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故选A。]5.引起大气层臭氧量减少的主要物质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氟利昂D[氟利昂大量排放并到达大气圈上层,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会使臭氧量减少,故选D。]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一片草地B.生物圈C.一个池塘D.一片森林B[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B正确。]7.如图表示不同动物种群的个体总数以及一段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在这段时间内出生率最高的种群是()A.猎豹B.亚洲象C.赤狐D.田鼠D[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来表示。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猎豹、亚洲象、赤狐、田鼠中出生率最高的是田鼠,D正确。]8.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若甲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D[结合图根据生物体所含有机物总量可知,图中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故若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乙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丙的数量增加,D正确。]9.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C[根据题意可写出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延长了食物链,使能量消耗的环节(营养级)增加,但没有改变能量流动的方向,C正确、D错误;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导致黄雀的食物螳螂的数量增多,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细菌产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流向生产者,B错误。]10.一定时期内某种群的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7%。这段时期内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是()A0B.3%C.7%D.17%B[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所以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10%-7%=3%。]11.如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能量只能由B传递给AC.B可能是某种动物或者病毒D.A是第二营养级B[由图可知,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A是捕食者,B是被捕食者,信息在生物之间是双向传递的,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B正确;在食物链中,被捕食者通常只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因此B可能是某种植物或动物,不可能是病毒,C错误;从图中不能确定B是生产者,故不能确定A是第二营养级,D错误。]12.下列陆地群落中,生物种类最贫乏的是()A.热带雨林B.荒漠C.北方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B[荒漠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少。]13.下图表示4个群落的年龄结构,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A.甲B.乙C.丙D.丁A[甲图表示增长型,乙、丙图表示稳定型,丁图表示衰退型。]14.(2017·1月金华十校调研考试)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次生林是次生演替的结果B.群落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C.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D.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物种取代现象B[次生林是次生演替的结果,A项正确;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是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的,一般处于最终平衡状态,B项错误;原生演替发生在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而次生演替发生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