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课改存在的问题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村课改存在的问题 (2).doc

农村课改存在的问题(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课改存在的问题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一项最为复杂的难点问题。农村小学实施课改的现状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加。审视课堂这些变化的同时,又要冷静下来反思课改存在那些问题。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上这次改革来得太迅猛,学校、家庭与社会都缺少足够的准备,所以农村小学进行课改的帷幕刚一拉开,一个个问题便接踵而至。1、农村教育的教育观念受到严重挑战作为新课改推行的主体,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怎样教、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营造者。于是乎,有的惶惑不解:翻开教材,往日熟悉的“面孔”不见啦,咋变成了有趣的“娃娃”书?有的顿生疑云:“作业如何设计?”教学是开放的,注重合作与个性,可考试怎么应付?这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2、农村小学教学手段滞后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白勺管理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现代化教学硬件做支撑。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普遍面临着教学硬件“跟不上”的现象,有许多学校甚至连一台微机也没有,更谈不上互联网的运用。教师的教学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教师无法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影响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知识的更新;学校管理仍然是依靠“本本”管理,无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学校缺少理化生实验室和必要的实验用品,教师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研究;教室缺少音像设备,落后的教学手段给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困难。3、教学上,农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占领着“市场”在新课改面前,有的在抱怨教改理念难以转化为教学行为之时,干脆“经验”起来,即所谓“穿新鞋,走老路”,你改你的,我搞我的。于是,普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与行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现象,特别在农村各村小,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立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却难以落实,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了学生主动的创造性发挥。4、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进行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的经常有效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推广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5、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受到挑战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部分。就校外课程资源来讲,农村学校极为有限,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的不足,给农村学校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限制了农村学校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使他们为课程资源不足而发愁,教师只教教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时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