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实用文档.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监理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实用文档.doc

监理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实用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监理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监理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内部资料)XXXXX目录TOC\o”1-2”\h\uHYPERLINK\l_Toc14864第一节总则PAGEREF_Toc148643HYPERLINK\l_Toc26220第二节开工前期技术准备PAGEREF_Toc262203HYPERLINK\l_Toc3526第三节施工阶段技术管理PAGEREF_Toc35266HYPERLINK\l_Toc15709第四节工程验收技术管理PAGEREF_Toc1570914HYPERLINK\l_Toc31957第五节保修及回访制度PAGEREF_Toc3195717HYPERLINK\l_Toc22052第六节监理文件编制要求PAGEREF_Toc2205218HYPERLINK\l_Toc15299二、监理实施细则编写要求PAGEREF_Toc1529922HYPERLINK\l_Toc19503三、监理月报的编写要求PAGEREF_Toc1950324HYPERLINK\l_Toc21822四、会议纪要的编写要求PAGEREF_Toc2182225HYPERLINK\l_Toc20617五、监理日志的编写要求PAGEREF_Toc2061726HYPERLINK\l_Toc2800六、监理工作总结的编写要求PAGEREF_Toc280027HYPERLINK\l_Toc18390七、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写要求PAGEREF_Toc1839028第一节总则为规范公司监理过程的技术活动,使公司监理人员有章可循,促进监理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公司监理技术管理水平,以保证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地完成各项监理任务,特指定本制度。第二节开工前期技术准备一、学习合同和标准规范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项目监理部人员对工程合同中涉及到的质量、安全技术工作的条款进行学习,掌握业主提出的要求及与项目相关单位间存在的联系。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工程相关的标准规范,熟练掌握要求。二、审图1、专业自审(1)专业监理工程师在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规范、标准和现场情况的基础上,对专业图纸进行审查。(2)审图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图纸中材料、配件、要求遗漏。②尺寸、方位、标高、流程、工艺、材料应用错误。③标准图、复用图及施工规范、标准短缺情况。④设计与施工因素的相宜性。⑤特种设备设计专用章及资质的有效期。2、专业联审(1)由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2)审核各专业之间的“错、漏、碰、缺”,审查完毕形成记录。3、图纸会审(1)由总监理工程师联系建设单位组织图纸会审。(2)由各专业工程师负责,同设计人员沟通,直至形成一致意见。(3)根据下发的图纸会审纪要实施,有必要时将其转化为“设计变更单"、“工程技术联络单”等变更文件。三、交底1、设计交底(1)项目开工前,由总监理工程师联系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2)交底时应负责弄清施工现场地质水文资料,地上地下障碍物情况,并作记录。(3)对施工现场实地踏勘,核对设计提供的资料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4)根据下发的设计交底文件实施。必要时应由施工方形成设计交底记录,由与会各方相关人员签字认可。2、监理交底(1)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交底,参加人员为项目监理部全体监理人员。(2)监理交底主要内容①监理合同交底。包括委托监理的目标任务、监理范围和工作内容、监理依据、工作职责、违约责任等。②监理规划交底。包括工程概况、工程特点,监理工作的目标、依据、人员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制度、方法措施。四、开工技术条件审查1、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对是否符合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要求提出审查意见,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2、施工资料保证体系审查.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确认.对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应审核以下内容:(1)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2)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3)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3、承包单位资格审核(1)承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