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应具备前情回顾.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应具备前情回顾.doc

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应具备前情回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应具备前情回顾,案例引入,教学讲解,案例分析,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几方面。1,复习铺垫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小猴图片)看——小猴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由小猴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10+1、10+3、10+5、10+7、10+8、10+6、10+4、10+2。学生口算后,教师将卡片有序排列在黑板一侧)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是10加几的。生:得数都是十几。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师:(出示图片)猴妈妈拿了一些桃子让猴宝宝数数有几个,看小猴只想吃没心思数了,你们愿意帮他数码?生:愿意!师:我们先来看,这些桃是怎样摆放在桌子上的?生:有一些桃摆在盒子里,还有—些桃摆在桌子上。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呢?生:用加法。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因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生:我是数着算的,9,10,11,12,13。生:我是先拿一个放到盒子里,外面还有3个,就是13。生:我是先想10加4得14,再减去1就是13。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真聪明!刚才有同学说,;先把盒子里空着的一格放上桃,再加外面的3个,得13。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师:为什么从4里面先拿1个放盒子里?生:这样就可以放满盒子,一盒10个。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师:这些算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是先变成10再算的。师:是啊!我们在计算时,既可以先把9凑成10,也可以先把7凑成10,然后再想10加几就方便了。三、举一反三结合课本例题让同学们自主交流做题目,并得出答案。四、小结并讲解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是9加一个数。生:得数都是十几,师:(板书:9加几)今天学习的9加几,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可以把9先凑成10。生:得数是越来越大了。生:得数的十位都是1。生:得数个位都比加的那个数少1。比如13的3比9+4的4少1。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得数个位上为什么会比那个加数少了1呢?生:少了的l给了9变成10了。师:根据这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如果老师出这样的加法题,你能比较快地算出得数吗?五、课堂作业按一定的顺序把今天学习的9加几的加法算式进行整理并写在课本上。【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主要是抓住了以下几个要点:1.面对真实的认知起点。。事实上,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尽管学生在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时,会出现多样化的算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凑十”。因此,设计复习题时主要侧重10加几的口算,让学生体验10加一个数比较简便,从而为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做好铺垫。2.组织结构性的学习材料。结构性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是课堂教学不同于自然认知的重要标志。3.在探索规律中发展思维。由本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数的运算的价值追求,除了理解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之外,还应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以及有条理地思维的习惯,进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与敏捷的思维品质。简而言之,即要实现“思维方法叫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过渡和提升,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