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0课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习目标:1、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以及五年计划的基本情况2、知道苏联肃反运动及严重扩大化的后果3、掌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4、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及其造成的不利后果5、通过学习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长远、艰巨和曲折的自主学习:(通读课本,包括小字内容、课下注释、卡片图片,自主完成,相信你能行!)1、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继续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2、1926年起,苏联开始实施,奉行优先发展的方针。3、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如何?对苏联有什么影响?4、从1929年开始,苏联开展运动,力图把小农经济改造成采用先进技术和集体经营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到年底基本实现。但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后果。5、从年起,苏联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都提前完成。6、肃反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了解即可)7、年,制定宪法,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国家。质疑反馈巩固记忆展示自学成果合作探究:(群策群力!)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分析一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平衡发展的重要性。总结一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结合所学史实说说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存在哪些弊端?成果展示质疑小结课堂演练:1、1937年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的是()A、美国B、苏联C、德国D、日本2、我国各行各业目前都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以“五年计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的影响A、美国B、苏联C、德国D、英国3、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哪项措施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A、优先发展重工业B、农业集体化C、实行计划经济D、开展肃反运动4、1936年以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A.高度集中B.广泛民主C.新经济D.高度自治5、1956年,在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完成课外拓展: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