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七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

专题七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七: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共0分)1.(2012年1月郑州市一模11题)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的是20世纪三十年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画讽刺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C.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答案】A【点拨】本题较简单,漫画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结束】2.(2012年2月西安五校一模33题)肖洛霍夫曾给斯大林写信说:“许多区,没有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也没有储备籽种……集体农庄庄员们和个体农民们由于饥饿现在正濒临死亡……工作人员正暴力征粮。”斯大林回信说:“庄稼人在‘耍滑头’,他们要让工人、红军没有饭吃。庄稼汉们实质上是向苏维埃政权宣战。”据此分析,两人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看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B.是否看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C.是否要维护苏维埃的利益D.是否要维护农民们的利益【答案】D【点拨】【结束】3.(2012年1月宝鸡市一模32题)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只抓农业不抓工业C.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答案】C【点拨】【结束】4.(2011年11月赣州十一县期中15题)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①英国圈地运动②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答案】B【点拨】【结束】5.(2012年1月临沂市期末16题)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成果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答案】D【点拨】【结束】6.(2012年1月潍坊市期末13题)斯大林曾经说:“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为此苏联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D.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答案】C【点拨】【结束】7.(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1题)比较分析右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经济大危机对整个世界打击很大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答案】B【点拨】分析“1913—1937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可以理解到A项错误,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C项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不是罗斯福新政的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D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本题选B项,从题中可以反映出A项大危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打击大,与图片信息不吻合,1913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当时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C错误,两图反映的是工业问题,D包含工农业。选B正确,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结束】8.(2012年1月南阳市期末11题)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思想A.对苏联工业发展影响深远B.是苏联长期“左”的思想的根源C.是赫鲁晓夫进行改革的导火线D.是斯大林体制的集中体现【答案】A【点拨】【结束】9.(2011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25题)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答案】C【点拨】斯大林模式开创了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国家,通过牺牲农业为代价,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济模式,可见材料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