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只拣儿童多处行》精品教案(精品多篇)[寄语]《只拣儿童多处行》精品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9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儿童那生机勃勃、天真烂漫的情怀。3、理解“游人不解春何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句的意思,感受冰心的精神世界。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2、春天来到了,人人纷纷到外面踏青游春,我们少年儿童也不例外。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作了这样的改动:“游人不解春何去,只拣儿童多处行”,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散文。3、问:你们了解冰心吗?谈谈你们知道的。4、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来走近冰心——电脑显示:走近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音乐响起,出示文字,伴有教师配音——“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她曾说:“我们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冰心老人爱海,冰心老人就是大海!她辽阔、深邃、温馨、博大……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来感悟冰心、走近冰心。——音乐渐响出示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正确2、检查读书情况因课文比较长,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或者逐段读书检查)3、教师相机教学生字新词三、围绕“行”字理思路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游览的行踪顺序及各地的主要见闻。板书:园门口成千盈百孩子知春亭畔无数孩子玉澜堂大海棠树四、围绕“多”字学课文1、找出课文中描写儿童多的句子画下来。2、自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儿童多。3、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儿童多,但仅仅看出儿童多吗?你还看出什么?(儿童可爱,充满生命活力)五、学习写春光一段过渡: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为了找春天,找美好的春光,那么作者在儿童处有没有找到春光呢?1、学习第5段(出示文字)1)指名读2)“喷泉”看到过吗?把海棠树比作喷花的飞泉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板书:鲜花繁茂充满生机3)怎样把这特点读出来呢?练读、指读2、学习第6段(出示文字)1)看到这样美好的春光,作者发出怎样的感叹?你能读出作者当时的感情吗?2)比赛读好这一段3)齐背这一段六、比较儿童和花的特点1、出示第8段文字2、读后体会,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生命力旺盛新鲜美丽快乐)——在屏幕上加着重号3、多媒体展示朱自清《春》最后三段话4、齐读第9段,讨论: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光?(a、因为儿童多处有自然春光;b、因为儿童本身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板书:儿童就是美好的春光!5、你从这m.jingyou.net篇文章对冰心奶奶有了哪些新的了解?(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七、拓展,走近冰心1、是的,正如冰心老人所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奶奶作品的灵魂。我们来看看冰心的其它作品:作品一:《雨后》——体现爱儿童作品二:《纸船》——体现爱母亲作品三:《片段》——体现爱大海2、结束语(配乐)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教学目标篇二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格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4.读比喻句,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含义和好处。5.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的生机勃勃。【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1.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奶奶的作品大多抒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其中《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都被选作过教材。2.古诗有云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同学们你们知道诗意吗?3.冰心奶奶却说:游儿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感知,读通词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划出不懂的词句。2.检查预习情况,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闹嚷嚷颐和园身躯成千盈百魔术匣玉澜堂忸怩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节朗读,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交流: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