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原著:[美]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译本推荐1:海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主人公译“桑提亚哥”)译本推荐2: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主人公译“圣地亚哥”)作者简介: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一个历经生活磨难而战无不胜的巨人。世界文学中最富有个性的作家。20世纪美国文学中最有天才的小说家。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话。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一生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1899年7月21日生于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郊区的橡园镇。父亲克拉伦斯·海明威,母亲格蕾斯·霍尔·海明威。1917年,进入《堪萨斯城明星报》(KansasCityStar)当见习记者。1918年,作为救护车司机参加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开赴意大利前线。战后,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我受了极其严重的伤害,在身体上,心灵上,精神上,以及道义上……”。1920年,成为加拿大《多伦多明星日报》(TorontoStar)记者。1921年底,以该报驻欧洲记者的身份来到巴黎。1926年发表《太阳照常升起》。被斯泰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发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主人公为亨利、凯瑟琳1928年,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1937年至1938年,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获得一枚铜质奖章。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主人公为罗伯特·乔丹1940年发表《过河入林》遭到评论界的冷遇。1952年发表《老人与海》。1953年荣获美国普利策文学奖。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在爱达荷州的寓所用双筒猎枪自杀。一生创作勤奋。“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1923年出版第一部作品集《三个短篇和十首诗》。重要作品:《太阳照常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有钱人和没钱人》(1937)《丧钟为谁而鸣》(1940,又译《战地钟声》)《过河入林》(1950)《海流中的岛屿》(1970)从人物形象看,海明威早期主要塑造“迷惘的一代”;后期则主要塑造“硬汉子”形象。创造了海明威的英雄哲学——“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的文人相轻倾向。几乎不把同时代的哪一位作家放在眼里。海明威的大男子主义。“爸爸海明威”。落后的妇女观《老人与海》导读《老人与海》(1952)是一篇只有两万六千多字的中篇小说。1950年圣诞节后开始动笔,1951年2月23日完成初稿。1952年9月,《生活》周刊发表全文。“这是我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1953年获普利策文学奖。1954年主要由于它的成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本小说是我一生中打到的最大最美的狮子。”故事梗概:桑提亚哥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男孩曼诺林《老人与海》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创作而成。桑提亚哥的原型是古巴人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富恩特斯于2002年1月13日去世,享年104岁。《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深刻、象征意味浓厚的小说。“没有什么象征主义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鱼就是鱼。鲨鱼就是鲨鱼……人们说什么象征主义,全是胡说。”(1952年9月13日致伯纳德·贝瑞孙)“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1954年12月13日接受《时代》周刊采访)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去解读《老人与海》:一、关于“海明威式英雄”的阅读“硬汉子”——海明威式英雄的特点。体现出一种人类的尊严以及在命运重压下仍保持着的优雅风度。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式英雄的完美体现。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二、关于存在主义的阅读约翰·基林格:“不是因为存在主义哲学对他有直接的影响,而是因为海明威和存在主义者都是他们共同环境——20世纪这一灾难深重、战痕累累世界的产物。”(《海明威与死神:存在主义的一个故事》)人类的生存境遇“人生是痛苦的,世界是荒谬的”桑提亚哥与西绪弗斯“在西绪弗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