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体育《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说课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体育《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说课稿.doc

高一体育《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说课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课吧HYPERLINK"http://www.shuoke8.cn/"www.shuoke8.cnPAGE-3-体育健康课程说课稿深圳市西乡中学孙孜孜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的《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课型:新授课一、本课内容:排球:1、正面双手垫球技术2、集体协作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二、关于教材: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较为广泛且很重要的一项技术,掌握了此项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一传”和“防守”起重要的作用。目的是通过自主地与趣味地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和集体协作精神,课的重点:协调击球动作,难点: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本课为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第1课时。三、关于学生: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40名男生。做为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有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排球运动是本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普及教学中对各项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要在教学中通过把动手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能掌握和提高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四、教学目标:1、运动目标:通过自主地、趣味性的教法,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运动兴趣。在融洽的教与学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多种学习和练习中,提高灵活性、协调性,80%学生能基本掌握垫球技术。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五、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1)启发性练习法目的:通过启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2)重复练习法目的:通过重复练习,加强掌握垫球技术(3)分组练习法目的:通过分组练习,细化提高垫球技术(4)探究式练习法目的:通过探究式练习,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2、学法本课通过采用1、体验—归纳;2、学习—评价;3、观察—模仿;4、练习—修正等学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六、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提问题:如1、中国女排曾经有过几连冠辉煌历史?2、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决赛中以多少的比分夺冠?3、排球的技术有哪些?同时安排好有伤病学生见习,并做好记录。(二)、导入主题:自抛自接,熟悉球性,以音乐垫球热身,增强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三)、(三)、游戏:通过一分钟自垫球游戏,比赛结束、如数上报,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四)、(四)、出示挂图:加上教师进行完整的排球垫球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增强学生直观感(五)组织练习:步骤如下: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击垫固定球练习,体会合理的击球部位。2、练习:(1)自愿结合,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练习。(2)两人一组,相互对垫。(3)水平好的学生同时给差的指导练习。3、分组练习要求:练习中互相观察、互相纠正、共同提高,强调练习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通过练习对学生的情感目标:1、树立强烈的学习欲望,掌握正确的垫球方法;2、培养观察能力,体现相互评价的意识;3、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六)、以游戏性比赛来巩固其垫球技术。组织:1、学生分组练习,2、学生分组相互点评,3、教师当评委。学生活动步骤:1组练习、点评2组点评、练习4组点评、练习3组点评、练习目标:通过学生如下学习:1、体验—归纳;2、学习—评价;3、观察—模仿;4、练习—修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七)(七)、素质练习:收腹跳练习(八)放松运动(八)、放松运动:伴随轻松快乐的音乐。同学们自由上台(排球场)表演,如:模仿动物或模特等滑稽的造型,从而达到身体和心理放松的状态。(九)小结,(九)、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布置2名同学完成自创游戏的作业,下个课时由学生组织游戏,教师指导。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创和组织能力。七、(十)、下课:归还器材七、学生身心状态:1、平均心率:125—135次/分2、最高心率:155—165次/分3、练习密度:50—60%八、情感氛围:激发兴趣、积极思考、自练自评、团结合作、紧张奋进。九、场地器材(略)十、教学设计反思:通过参加学校的说课比赛的培训,使本教学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完美,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九、场地器材设计:(略)声明:本站是一个免费为教师提供教育资源交流的互动平台,资源来自互联网及全站自创部分,有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站存在您的资源,而您不同意在本站刊出或希望我们加注相关说明,我们都会按您的要求来处理!并代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