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推荐范文).docx
上传人:一条****丹淑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教案(推荐范文).docx

小班教案_3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教案有关小班教案集合十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班教案篇1导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鸡》,供各位参考。小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鸡》活动目标1、在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激发热爱小鸡的`情感。2、发展想象力,培养运用语言动作和粘贴技能来表现美的能力。活动重难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激发热爱小鸡的情感。活动准备一张背景图、粘贴小鸡、大小不同的圆、五张活动幻灯片、小鸡出壳音乐、配乐故事录音、粘贴小鸡的大背景图。活动过程一、引起话题,激发兴趣。师:老师这儿有两个圆,小朋友仔细看,老师要用这两个圆变魔术,先粘贴两个圆,再添上尖尖的嘴巴、圆圆的眼睛和两只小脚。哇!小朋友看变成什么了?(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鸡)二、第一遍感知故事。师:现在,就请小朋友来听好听的故事《可爱的小鸡》(附后),听完要告诉老师故事的题目。三、结合录音、幻灯片,进一步感受理解故事内容。幼儿边听故事边看幻灯片,提问:(1)可爱的小鸡是什么季节孵出来的?(2)小鸡怎样从蛋壳儿里出来?(请幼儿说说做做:先啄破蛋壳,两只脚用力一蹬,动动翅膀,然后从蛋壳里钻出来。熟练后跟着音乐做动作。)(3)一共有几只?它们叫什么名字?四、说说做做,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1)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睁开又圆又亮的小眼睛想干什么?我们来学一学。(2)三只小鸡都像毛茸茸的小绒球,一只叫小喇叭,它长得什么样儿?小喇叭说话的时候仰着头,伸长着脖子,我们来学学小喇叭吧。一只叫小圆球,它长得——(拖音)(幼儿:小圆球长得圆滚滚,胖乎乎,嗓门儿又尖又细。)还有一只叫金顶子,它的头上长有什么?啊,它们长得多可爱呀!五、完整欣赏故事,并配上动作表演。幼儿完整欣赏,教师鼓励幼儿边听故事边和老师一起表演。六、贴画小鸡。师:瞧!小喇叭、小圆球、金顶子都在说:“我一个人多寂寞,快给我找个朋友吧!”现在小朋友用两个圆拼成可爱的小鸡,让它们和小喇叭们一起去草地上、花丛中、大树下快乐地唱歌、跳舞、做游戏吧!小班教案篇21、学习先涂颜色,再勾花边的方法装饰裙子。2、增加对线条、图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活动准备:范画,装饰的裙子图片,未装饰的裙子轮廓图。流程:图片讨论——模仿示范——幼儿作画——作品展示小班主题:夏天实施要点一、图片讨论:出示图片1和2,这个小朋友穿上这么漂亮的花裙子,她们多高兴啊!咦,这个小朋友怎么啦?她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她的裙子是白色的,没有她们的花裙子那么美!)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让她的白裙子变成花裙子呢?(就用我们的`小手、彩笔来帮帮她吧!)给她的白裙子上画什么呢?画花儿、鱼儿,小兔子,熊猫,苹果……等等二、模仿示范:先用两三种浅颜色蜡笔涂在裙子上。再用较深的彩笔在上面勾出花纹。看,小姑娘笑啦,她感谢小朋友们为她想出的好办法。提问:除了可以画这种图案,还可以画其它的吗?(小朋友、房子、机器人…)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四、作品展示: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评析,予以奖励。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幼儿的绘画能力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大多数幼儿都能够涂满颜色,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意思,有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例如:赵艺萱、叶恬妮能够画面构图饱满,有动物、人物、植物,同时运用渐变涂色。大部分幼儿能用线条、图形加以简单地组合来表现事物的大致特征,并且色彩鲜艳,能够画满整个画面。小班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能够说出在白裙子上画上……有的甚至能说出画面的情景。但幼儿在具体绘画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讲述的内容却不能画出,这就造成了眼高手低,于是看别的小朋友画什么,就跟着模仿什么,每个小组有每个小组的风格。能力比较差的幼儿也把白裙子变成彩色的,而且涂色均匀。小班教案篇3一、教育活动目标:1、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美。2、体验朗读童谣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鼓三、指导要点:1、活动重点:有节奏地朗读童谣。2、活动难点:感受儿歌的节奏美,体验朗读活动的乐趣。3、指导要点:运用肢体动作和敲鼓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有节奏地朗读童谣。四、活动过程:1、游戏“数一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1)教师敲鼓,幼儿听鼓声数数。(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拍手数数。(3)幼儿数一数自己的手指。2、完整地欣赏童谣。教师先介绍童谣名称再朗读。3、学念童谣。(1)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读童谣。(2)教师敲鼓,幼儿跟着鼓声朗读童谣。(3)幼儿轮换动作(拍手、拍腿、跺脚)集体朗读童谣。4、表演童谣。幼儿边念童谣边做动作。五、评价要素:能否边读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