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血管-ppt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血压与血管-ppt课件.ppt

高血压与血管-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OUTLINE湘雅三医院体查:血压150/100mmHg,尿蛋白+++,潜血+,血红蛋白94g/L。入院诊断:1.I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III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肾性贫血2.高血压病3级入院后予相应治疗,15天后,水肿症状完全消失,乏力、纳差、视物模糊好转,头晕、头痛消除,尿蛋白转阴,出院带药巩固治疗,定期复查。123(二)静脉(三)毛细血管123第三部分:高血压血管结构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时高压力、高流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高血压病靶器官损伤的直接原因。而内环境失衡所致的内源性因子产生和调节失调在其中也发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二)高血压病血管结构的改变此外,高血压病引起的血管结构改变除细胞成分增加外,细胞外基质成分也发生改变,表现为胶原成分增加、弹力成分减少或不变。通过抗体实验证实,改变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蛋白、透明质酸、核心蛋白多糖、免疫球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等。高血压病人或动物的大、中、小动脉所发生的一系列结构改变中,血管壁增厚是其共同特性。血管壁增厚的实质是血管细胞(主要是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过度。第四部分:高血压与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