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1)社会基础不同,公共关系植根于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庸俗关系植根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土壤。(2)最终目标不同,公共关系追求的是这会整体利益,庸俗关系追求的是个人或小集团的眼前利益。(3)手段不同,公共关系是在公开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进行双向沟通,庸俗关系所采用的手段往往是进行个人之间私下交易。(4)公共关系以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而庸俗关系永远不可能被社会承认。2、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经济根源;(2)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是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政治保证;(3)人类传播技术进步是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3、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①活动范围全球化;②实施主体职业化品牌化;③传播渠道网络化;④实务运作整合化;⑤文化思想立体化。4、为什么一个非正式群体领导人是很难成为一名理想的正式组织的管理者?(1)他们被授予官方职权,可能会变成一个颐指气使的老板;(2)他们缺少正式领导者的气质要素,怯于承担法定的责任;(3)他们担任了管理职务,也会变得谨小慎微、唯恐犯错;(4)没有良好的素质、能力,无法胜任宽泛复杂的领导工作。5、传媒关系的原则:(1)双向平等原则,社会组织与大众传媒的双向平等;(2)三要原则:要以礼相待、要以诚相待、要平等相待;(3)四不原则:不要一厢情愿、以利相交、变相交换、临河掘井。6、如何理解公共关系和企业文化的互补作用?(1)由于公共关系和企业文化本身存在着交叉,当二者在更趋细分和专业化时,交叉部分同时也在增强。(2)当企业文化建设借助公共关系手段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企业文化理念的设计和操作会变得更加深入、系统和规范,并在科学性方面上一个台阶;当公共关系引进企业文化理论后,会使其理论更加进一步深化和完善。(3)企业文化建设借助公共关系得以充分显现,公共关系必须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建设。7、要保证会议效果,会议的组织者应注意以下原则:(1)会议的内容必需是与会者共同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事情;(2)会议的时间要尽量缩短;(3)态度要自然亲切,讲话必需浅显易懂,尽少用专业术语;(4)会前周密计划,按时开会,控制好会议进度,关注沉默着。8、【简答】如何建立和完善合理化的的建议制度?(1)管理者应认识到员工参与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2)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策划实施,并使之形成制度。(3)制定方案、计划,并让全体员工知晓,使计划深入人心。(4)长期坚持,使员工形成提合理化建议的意识。9、社会组织形象的内容:(1)包括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的特征。(2)内隐特征由社会组织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和态度构成;(3)外显特征由社会组织的名称、商标、广告以及社会组织的建筑式样、代表色和包装构成。10、公共关系在营销活动中常用的手段:①六寸空间攻心战、②制造新闻事件、③利用名流效应、④利用影视传播影响公众舆论、⑤人际传播个性化。1、【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柯特利普、森特和杰夫金斯提出的,是指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组织,为了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而运用传播原理和方法。他们认为,一方面社会组织的想法和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和解释;另一方面,又要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向社会组织反馈。其目的是使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一种和谐关系。2、【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合理有度地达到自己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机构。这种机构有组织、有目的,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和联系范围,有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明确的奋斗目标。3、【CI企业形象识别】——指的是组织的自我同一性,即企业内部的组织自我意识同来自企业外部的组织形象认可达成同一化的状况。简言之,就是追求对企业形象特征识别的内外统一。一个真正意义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由三大要素组成,即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4、【外部公共环境】——是指社会组织主体与其内部公众以外的其他公众的关系的总和。它包括服务对象公众、传媒公众、社区公众、政府公众、业务伙伴公众等各类对组织生存与发展有着某种联系的公众,也称组织的外部环境。外部公共关系具有一般公众的整体性、变化性和相关性的特点。5、【CS顾客满意度】——是1986年由美国一位消费心理学家所创。作为一种现代营销策略,它要求组织通过发掘在组织生产范围内的产品或服务,达到顾客满意程度的要求,然后组织其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向顾客满意需求逼近,实现其产品、服务个性化,使顾客在接受产品或服务后达到满意状态。6、【绿色营销】——是指组织在经营战略制定、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产品生产、定价、分销、促销过程中,注重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统一,并在此前提下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系列经营活动。7、【公共关系礼仪】——是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为了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