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doc

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教育: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上说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4.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5.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6、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7、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8、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9、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0、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11、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1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14、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15、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16、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17、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18、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19、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0、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21、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quot危险期quot或quot心理断乳期quot。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3、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2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25、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26、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7、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28、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29、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30、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31、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32、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33、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34、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35、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36、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考试大论坛37、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quot三基quot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38、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