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弥纶天地之道”的奇书,尽管其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占蓍之用,但是书中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社会、人生及知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它是学者与理论研究兴趣之所在,历来是学术研究的经典文本《易经》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相关研究与著述出现《周易》蕴涵了大量的哲学、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医学、数理、艺术、美学等相关知识,同时也包含了非常重要的设计思想《周易》是中国传统造物与工艺的理论研究起点,乃是中国传统设计理论的发轫之作一、历代《周易》研究概略对周易的研究历来分为象数派和义理派西汉,《易经》已经成为群经之首而这时期对《周易》的研究重点是对其象数的研究,以孟喜、京房为代表这一时期的研究立足于其作为占蓍的工具,重点探讨卦象、爻象与卦辞和爻辞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应用到了东汉,则是重点对《周易》经文进行注释,如郑玄、荀爽、虞翻等人魏晋南北朝时,义理学派得到弘扬与光大,代表人物有王肃、王弼等人其中王弼从老庄玄学观点出发来《周易》,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等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易学研究以孔颖达、李鼎祚等为代表孔颖达所作《周易正义》为《五经正义》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李鼎祚《周易集解》乃是象数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宋代是易学研究的重要时期,此时义理学派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图书说、象数学派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有周敦颐、范仲淹、程颐、朱熹、杨万里等人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而朱熹所著《周易本义》被奉为易学研究的典范元代易学研究以程朱义理学派为宗,胡文炳著有《周易本义通解》,熊良辅著有《周易本义集成》明清时期,易学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义理易学与图书象数易学均得到长足发展明代倾向于义理易学,清代治易更擅长于通过文献学、考据学来研究《周易》及其历代注释其中以李贽、王夫之、李光地等人为代表其中,王夫之乃是这一时期研究《周易》的重要人物,著有《周易内传》、《周易外传》来知德著有《周易集注》、黄道周著有《易象正》等进入现代,学者们往往运用西方新思想、新方法从不同学科层面对《周易》展开研究除了顾颉刚、郭沫若、李镜池、高亨、杭辛斋、尚秉和、薛雪潜、沈仲涛等人的研究以外,闻一多、宗白华、郭沫若等人从艺术与工艺的角度对《周易》展开研究闻一多《周易内证义纂》将《周易》与实用艺术结合起来,就《周易》中有关器用、服饰、车架的卦象、卦辞以及注解进行论述宗白华较早地运用朴实的语言对《周易》所蕴涵的工艺美学思想进行解读他的研究十分重视《周易》对中国古代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在其论文《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形而上—中西哲学之比较》中都有对于卦象,比如贲卦、离卦、鼎卦和革卦的具体阐释,并且就“道”、“器”、“象”等范畴及其关系作出了区分当代,易学研究也十分流行代表人物有李泽厚、刘大均、余敦康、萧汉明、刘纲纪、张道一、彭富春等人其中,刘大均教授对两汉象数易学颇有研究李泽厚、刘纲纪先生则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对《周易》进行解读张道一先生对《周易》十分关注,在其《周易设计思想浅析》一文中,就对《周易》设计思想作了大致的《周易》设计思想初探收稿日期:2010-01-11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周易设计美学思想研究”(2010b136)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邹凤波(1981-),男,湖北宜昌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美学专业博士生,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讲师主要从事设计美学与艺术现象学研究(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本文对《周易》与中国传统造物相关联的设计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析,认为周易不仅是充满哲学意味的思想著作,同时也包含着精深的设计与造物思想。在简要概略历代关于《周易及其设计思想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对《周易的设计思想进行了初步的规定。关键词:《周易;设计;思想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3-0074-03邹凤波2010年第3期(复总第77期)船山学刊ChuanshanJournalNo.3,2010(rest.totNo.77)74------勾勒。二、《周易》设计思想的初步规定《周易》包含了重要的设计思想,如对其所蕴涵的设计思想的初步规定的话,那么主要显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占蓍作为设计的存在“太卜掌三易之法”《周礼·春官·大卜》表明了易”是周代的一种算卦占相的工具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