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pdf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露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熟悉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露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熟悉现象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适合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人的进展,等因素彼此联系和阻碍的。教育从另一方面看,教育活动是人们熟悉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同意前人的体会,把握人类已有的知识,这些都是教育所表现出的人的熟悉活动。从这方面看,教育是熟悉现象。教育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融于整个社会现象当中,当它被人们熟悉和研究时,便成为教育问题,也就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的反映,是事物本质之间内在必然联系。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存在于教育事务内部及教育与其他事物关系中,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从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揭露出教学的大体规律,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露和说明教育规律。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学的要紧任务是说明教育的基础和大体理论,揭露教育教学的大体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式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育合格人材效劳。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进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进展、教育与人的进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三、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体会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是揭露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依照必然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表现。(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体会教育学是揭露教育规律的,而教育体会偏重于感性、具体的东西,有些教育体会不必然符合规律。因此,教育学所揭露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体会。四、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那个词,它代表一个科学体系,它包括了许多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而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每一门具体的教育学科,都是从一个特定的领域来揭露探讨教育的有关规律,属于整个教育科学一个分支学科。目前教育科学体系究竟包括哪些分支?意见并非一致。不管如何划分,教育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法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德育论、学校治理、学校卫生学、教育社会学、电化教育学、比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教育操纵论等学科都属于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大体分支学学科。而教育学那么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第二节教育学的进展概况1、教育学的萌芽时期我国春秋末年显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那个时期,不管是我国仍是欧洲,虽有专门的论及教育的文献和高作,但要紧停留在体会的基础上,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先的教育文献。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传奇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比西方最先的教育高作—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连年。全书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学原那么和方式,教师的作用和条件等都作了归纳性的描述。如“教学相长”“几十而教“不淩节而施”,“长善而救失”等等都在必然程度上达到了对教育规律性的熟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另外,我国的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庄子的《庄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韩愈的《师说》等,都涉及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在西方,较早涉及对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献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等。不管是我国仍是欧洲的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虽有专门论及教育的文献和高作,但要紧停留在体会的描述上,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还带有必然的程度主管臆测和简单的形式主义的推理,因此,能够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鸡形。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显现做出了重大的奉献。他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山祖师,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进展奠定了方式论的基础。1623年培根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在教育学创建进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显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阻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