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德育工作经验交流第一篇:2009年德育工作经验交流2009—2010学年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凉州区宋家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引导或自我实践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或行为。要求:1、要有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2、讲普通话,字迹工整、规范,不写错字、别字。3、上课铃响前要做好一切上课准备,当堂课所需学习用品要准备就绪。4、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踊跃回答教师的提问。5、认真预习、复习,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6、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不抄、不拖、不靠。7、认真对待考试,做到不作弊、不应付。8、合理安排课余生活,自我调节学习状态。9、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10、上自习,自觉学习,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主动培养自学能力。(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学生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形成的一种有益健康,有益学习、工作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要求:1、生活有规律,按时起床,不睡懒觉,中午按时午休,晚上宿舍熄灯后很快入睡,不喧哗、吵嚷。2、讲究卫生,衣服、被罩、床单、枕巾等勤洗勤换,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维护宿舍及公共场所卫生。3、注重仪表,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留披肩发,不穿高跟鞋,不浓妆艳抹,不佩戴首饰。4、按时吃早饭,不买无证摊贩的食品,不进无卫生保障的餐馆就餐。5、生活节俭,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用电,不摆阔气,不乱花钱。6、生活要自理,生活用品要存放有序,主动承担扫地、洗衣服、洗刷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7、不乱用他人水杯、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8、不抽烟,不喝酒。(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学生在日常的待人接物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举止。要求:1、坐、立、行姿势正确。2、举止文明,不骂人,不打架斗殴,不说脏话,不给他人起绰号。3、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4、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迷信书刊和影视片,不唱不健康歌曲。5、不进歌舞厅、游戏厅、网吧、录相厅。6、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有病严格履行请假手续。7、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候,回答问题要起立,接受递送物品要起立用双手。8、团结同学,以诚相待,不搬弄事非,同学间发生矛盾主动找老师调解,严禁引外校或社会闲杂人员入校滋事。9、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动用他人物品,看他人信件和日记,进入老师办公室要主动敲门或喊报告。10、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11、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不损坏校园花草树木。12、未经家长或班主任批准,不得在外住宿。13、自行车存放到位,不在校园内骑车,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骑车。14、参加大型会议、比赛和演出等,做文明观众,不打口哨,不鼓倒掌。15、遵纪守法,见义勇为,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以德治校,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因此要十分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继续作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二是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对孩子微笑,与孩子交流,帮孩子明理,教孩子求知,让孩子自主,给孩子机会,为孩子着想,替孩子分忧。2.加强学生小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是教师工作的小助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他们当好班级的小主人,班集体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1)建立小干部例会制。每个月组织学生干部开一次例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辅导和总结。(2)倡导小班长值周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3)举行小干部交流会。学校每月举行了一次小干部交流活动,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使班级管理不断上台阶。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1.优化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是少先队礼仪活动之一,也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由值周教师轮流负责,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2.狠抓养成教育。继续推行教师值周,班级值周的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各班的清洁、文明礼仪、纪律、健康、安全等情况进行考核,每周小结,对星级班级进行分项评比。各班充分利用集会、班会,通过树典型、班主任示范、学生比赛等诸多形式,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三、关爱每一位学生,保证贫困学生都能完成学业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两免一补”政策,对困难家庭的学生免除课本费,对对困难学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