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ofMachiner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编号:0610043所属系部:机电工程学院周学时:4学时总学时:68学时(62讲授、6实验)学分:4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二、三年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二、三年级学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预备知识:《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材料与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本课程是为大学工科专科学生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干课程。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械的能力。它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培养其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课程教材:孙桓陈作模编著,《机械原理》(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目:朱理《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郑文纬《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版编写日期:2011年8月制定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绪论(1学时)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了解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在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6学时)了解机构的组成,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能绘制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能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了解机构的组成原理并能进行结构分析。重点:运动副和运动链的概念、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难点:机构自由度计算中有关虚约束的识别及处理。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7学时)明确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能用图解法对平面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理解速度瞬心(绝对瞬心和相对瞬心)的概念,并能运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能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进行速度分析。重点:速度瞬心的概念和“三心定理”的应用,用图解法求机构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难点:用图解法求机构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第4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6学时)了解机械的运动过程和作用在机械中的外力;了解移动副中、转动副中的摩擦。难点:运动副中支反力的求解。第5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2学时)了解机器的运动和功能关系,掌握机器的机械效率的计算。重点:机械效率的计算。难点:机械效率的计算。第6章机械的平衡(4学时)掌握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平衡原理。重点: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难点:刚性转子动平衡概念的建立。第7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4学时)掌握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了解机械的非周期速度波动及其调节重点: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难点: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第8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8学时)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特点,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和应用,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运动连续性等基本概念。了解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掌握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重点: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难点:曲柄存在条件的全面分析、平面多杆机构的传动角和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确定、平面铰链四杆机构运动连续性的判断。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7学时)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及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掌握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压力角对尺寸的影响、压力角对凸轮受力情况、效率和自锁的影响及失真等问题);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以图解法为主)。重点: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其选择原则;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基圆半径与压力角及自锁的关系。难点:凸轮廓线设计中所应用的“反转法”原理和压力角的概念。第10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0学时)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有关共轭齿廓的基本知识;深入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及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熟悉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各部分几何尺寸的计算;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展成切齿原理及根切现象;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最少齿数及渐开线齿轮的变位修正和变位齿轮传动的概念;了解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并能计算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了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