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7----71页。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二、教材说明: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材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对称图形。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四、单元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单元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单元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时数:4课时课题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计划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通过一个具体的情景——三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一个恐龙实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书上给出的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三种形状究竟各是由谁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教学目标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教具学具准备恐龙玩具、玩具汽车、小熊玩具、闹钟。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1、采用实物观察的方法突破重点。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空间形象以突破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教师及学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辅助环节一复习8+48=86-50=49-30=12+60=75-6=90-7=27-9=60-40=46-3=17+6=74+8=62-5=27+9=54-30=45+7=24-4=25+9-10=69-40+8=8+64-20=71-30+6=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2、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先学后教二、自学。(比谁学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1、自学指导:认真看书例1,重点看黄色部分的字。思考: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3分钟后检测。2、先学。(1)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2)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3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3)、检测指名学生口答3、后教:议一议。①、学生更正。②:讨论。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巩固提高学习之友小结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一样。当堂完成课堂作业1、做“做一做”。请小朋友们把数学课本摆整齐,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示的数学课本,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听明白了吗?开始!打开书,把图中的小朋友和他们所看到的书的部分连起来吗?2、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4张照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拍的?(前、后、左、右)3、一架钢琴的4张图,让学生说一说是谁看到的?4、一个茶壶的不同方向图,说一说是谁看到的。5、开放题:教师出示一幢房子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4幅图,学生把方向和图连一连。教学反思课题轴对称图形计划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先通过倾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再让学生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重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