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学习材料之三“走出家教误区,做合格家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家长学校学习材料之三“走出家教误区,做合格家长”.doc

家长学校学习材料之三“走出家教误区,做合格家长”.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长学校学习材料之三“走出家教误区,做合格家长”一、家庭教育的误区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但总的来说,孩子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了。原因就是,如今,家庭生活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但父母并未及时调整教子方略,另外,各种确教育孩子的书刊充斥市场,很多父母生搬硬抄,操作起来似是而非。所以,家庭教育中的一个个新误区便出现了。这些误区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期望过高,拔苗助长,教育缺乏客观性提到浙江金华的徐力,相信不少朋友都会有些印象。2000年春天,这个17岁的少年,因为承受不了母亲的重压,失去了理智,杀死了母亲。徐力原本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也不错。可惜他却生活在一个失和的家庭中。他的母亲大学学历,聪明、漂亮,在单位里不但是业务骨干,还是文艺骨干,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由于种种原因,她找了个学历、相貌都不如自己的丈夫。对丈夫的失望使她把全部希望都转移到了儿子身上,对儿子的要求,自然就比较高。重压之下,儿子不堪重负,终于在一次母亲训斥他没有考到让母亲如愿的成绩的时候,举起菜刀杀死了母亲。徐力被判刑12年。仔细分析一下家长的心态,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家长过高的期望,带来了孩子的无望。本身很优秀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像自己一样优秀,当然最好比自己更优秀。本身没有达到某种愿望的家长,常常就把自己当年不曾实现的愿望转嫁到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了了自己当年的心愿。结果常常是不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禀赋去给孩子制定目标。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在人群中,聪明人的概率跟抛硬币正面或反面全朝上一样,概率只是0.13%,68.26%的人智商平均值在85到115这个段里。如果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孩子当然会沉浸在成功的快乐中,而如果怎么看,桃子都跟星星和月亮的距离差不多,那么换了谁,他也不会有信心去努力。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只是一句励志的话,换个角度说,这是一句很不现实的话,拿破仑只有一个,元帅也要不了那么多。如果父母没有给咱们一个高智商的大脑,咱们也没有给孩子这样一副大脑的话,咱们千万不要把孩子逼到绝路上去。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禀赋、性情帮孩子确定一个可行的目标,才是各位家长比较理智的做法。(二)娇惯宠爱,包办代替,教育缺乏发展性1、重物质满足,轻精神给予保护孩子是咱们做父母的本能,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谁都会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但任何事情都有上限和下限,超过了这个“度”,便过犹不及。给大家说个典型的例子。2003年秋季开学的时候,南京大学出现了一个新闻人物,是个女孩子。她的母亲是一位县级领导干部。开学第一天,母亲亲自保驾护航把女儿送到大学,同时还带去了两个年轻保姆。一日三餐,保姆负责到餐馆给孩子订餐,晚上这位母亲到宿舍哄女儿睡觉。后来经校方干涉,这位母亲才离开学校。不过临走的时候,她给女儿留下了三大件——随身听,彩屏手机和手提电脑。过度的保护,给女儿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这孩子与同学格格不入,很难融入集体生活。中国的父母都是非常无私的,这一点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日本学者曾经在中国、美国、日本三国一千多名学生中做过一次主题为“你最尊敬的人”的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孩子们最尊敬的人是父亲,其次是球星,第三是母亲;在日本,孩子们最尊敬的人是母亲,其次是父亲。在中国,孩子们最尊敬的人中,母亲排在了第十一位。父亲没有取上名次。看起来,付出和收获有时候并不能成正比。所以,咱们做父母的,该放手时就放手。2、多身体关心,少心理指导前几年,媒体上曾报导过北京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的事件。后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刘海洋泼熊,本意并不是故意伤害熊,而只是想试试熊的嗅觉是不是很灵敏。他为什么会使用这么残忍这么让人不可思议的方法呢?记者追溯到了他的家庭成长环境。自小,他父母离异,姥姥和妈妈把他当少爷供着。他从没有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经历。有一次,妈妈出差,把足量的面包和饼干买回来放在家里。按照妈妈的叮嘱,他该先吃面包,再吃饼干,后来面包长了毛,他继续吃,都不去吃饼干,因为面包还没吃完。他的口头禅就是“我妈妈说”,所以同学都叫他“妈妈说”。在妈妈的溺爱中长大的刘海洋孤僻自卑幼稚胆怯,心理非常扭曲。过分的溺爱,会剥夺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只会享受,不会奉献,他的心中,只有自己,不知道体贴别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道体贴别人,心灵世界荒芜,人格方面就会有缺失,容易走向反面。去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北风凛冽的晚上,我在门口值班的时候,听到一个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