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儿推拿培训班内容提要中医的由来以及中医与小儿推拿的关系发源地将理论应用于指导实践阴阳五行于中医中的应用阴阳学说于中医中的应用(二)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三)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小儿推拿概述小儿推拿的由来小儿推拿的作用儿科诊断浅析三关图谱简析小儿推拿的穴位及手法【小儿推拿手法】2、要求:①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②轻快、柔和、平稳、着实3、补泻:结合所刺激的穴位和部位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5、顺序: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操作次数)如:揉太阳100次、捏脊10遍、摩腹2分钟推拿手法分类:垂直方向↓逐渐用力↓按而留之↓逐渐放松在体表做环行而有节奏的抚摩,不带动皮下组织用指甲垂直方向用力,多用于急救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中指揉法多用(单指揉法、双指揉法、三指揉法)。小儿推拿的代表性手法①直推法:用拇指的桡侧缘或食指、中指的指面做直线的单方向的运动。除单手操作外,有时用双手交替进行;速度易快,200—300次/分。要求轻快连续,一拂而过,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②旋推法——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在某一穴位上做旋转推摩。③分推法——分法,用双手拇指指端或罗纹面从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可以是直线的,也可是曲线的。⑤运推法——运法,用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一点向另一点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的方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最轻)双手掌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上下往返移动。用力对称,快搓忙移。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活动相对用力捏住↓逐渐内收提起↓持续不断揉捏有病治病,无病防病①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对称用力捏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南方多用,又称“翻皮肤”)。②用食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对称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北方多)。捏脊部位尾骶骨端是长强,二十一椎腰俞当十六阳关十四命,十三悬枢脊中央十一椎下寻脊中,十椎中枢穴下藏九椎之下筋缩取,七椎之下乃至阳六灵五神三身柱,陶道一椎之下乡一椎之上大椎穴,上至发际哑门行此自夹脊开寸半,第一大杼二风门第三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椎下至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腧在十五椎大肠十六椎之下,十七关元俞穴椎小肠十八胱十九,中膂俞穴二十椎百环二一椎下当,以上诸穴可推之又从脊上开三寸,第二椎下为附分三椎魄户四膏肓,第五椎下神堂尊第六譩譆膈关七,第九魂门阳纲十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胃仓穴已分十三肓门端正在,十四志室不须论十九胞肓二一秩,……捏脊方法要领:↗捻动(食指、中指)捏住→提起→↘推动(拇指)捻法(勒法):四肢小关节拍法:虚掌拍(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心内凹)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小儿推拿穴位概述】【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特定穴】第一节头面颈项部穴位位置:眉心至前发际一直线。操作:用拇指自下而上地交替直推,称开天门;若推向囟门则称为大开天门,30~50次。功效:头痛、感冒、发热。多与坎宫、太阳相配合应用。【位置】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横线。【操作】两拇指自眉头分推向眉稍。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等。【临床应用】外感头痛。【位置】眉梢与目外眦后一寸凹陷中。【操作】两拇指自前向后推称推太阳;用中指揉该穴,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方向揉为泻,30~50次【功效】解表,明目,止头痛。【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头痛,发热。【位置】在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线。【操作】用拇指自上向下推抹;用拇、食、中三指拿捏称拿桥弓。20~30次【主治】小儿肌性斜颈。【临床应用】抹、推、揉三法相结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作用】祛风解表,清头明目,通利官窍。【操作】用拇指揉或用拿法。揉30~50次,拿3~5次。【主治】头面病:头痛,眩晕,五官病:目赤肿痛,视物不明,鼻塞,鼻衄,鼻渊,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神志病:失眠,癫痫;外感病:感冒,热病,颈项强痛。【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操作】术者用拇指端按或揉,按30~50次,揉100~200次,称按百会或揉百会【作用】按揉百会: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治疗惊风、惊痫、烦燥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合用;用于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合用。【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后凹陷处。【操作】用拇指揉。30~50次。【主治】头痛、烦躁不安、惊风。【临床应用】多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位置】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操作】术者用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