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第一篇: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1)动词使动用法。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怀:使……归顺。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泣:使……悲泣。(2)名词使动用法。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臣:使……称臣。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为王。(3)形容词使动用法。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二、意动用法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为……”、“以为”、“为”等。如:例1:市人皆以赢为小人。(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信陵君窃符求赵》例2:皆以美于徐公。(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1)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例1: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冯谖客孟尝君》例2: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前赤壁赋》(2)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看成怎样。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后所构成的动宾式,所表示的内容和古汉语的“以……为……”一样。如:例1:成然之。(成名认为他的妻子的话很对。)《促织》例2:又安敢毒耶?(我又怎么敢认为这个差役痛苦呢?)《捕蛇者说》例3: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认为我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例4:吾羞。(我认为处在蔺相如的下位很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三、为动用法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动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宾语怎么样”,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怎么样”。(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目的。例1: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国而死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例2: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之,为她而祈祷《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例3: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死节,为气节而死司马迁《报任安书》(2)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原因。例1: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便苦咳嗽,“就因为咳嗽而感到痛苦陈寿《三国志·魏书·方技传》(3)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例1:名我固当。名我,给我起(这个)名字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例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序其诗,给自己的诗作序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例1: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之,对着病梅而泣龚自珍《病梅馆记》在掌握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后辨识为动用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省略了宾语的动词为动用法不可误认为是动词的一般用法。这就要根据上下文,辨识出动词的为动用法来。例1: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该句中的“无死”就不可译为“不死”,因为“无死”是“无死之”的省略,这里的“死”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该句译为: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四、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用作状语。而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这种用法却很少。(1)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比喻。这类状语,一般可用“象……那样地”或“跟……似的”对译。例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鸿门宴》②表示态度。把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成“把……当作”。例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鸿门宴》③表示处所。例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表示工具。例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子运进贵州。)《黔之驴》⑤表示方式。可用“按照……”、“用……”结构。例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