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个性化作文初探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达到这个目标,作文教学就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樊篱,摒弃单一化、程式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模式,置学生于写作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张扬其写作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一、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我们接触到的外域文化的数量日益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影响日益扩大。外域文化冲刷着原有的各种观念、思潮,消解着人们心理的平衡,同时现代化的进程也加剧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这些都对我国的语文教育构成了全方位的冲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假如一个学生没有健全的人格,也就很难写出健康有意义的作品。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时期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自我角色认同”,即力图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内在连续性,认识自己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同一性。这种心理特点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心理基础。因为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或作者本人,就都具有流芳千古,可歌可泣的伟大人格。其人格范例往往在不同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像屈原行吟江畔,虽屡遭打击,但爱国之心不改的高尚情操;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司马迁忍辱负重础妒芳恰返募崆恳庵荆宦逞浮昂崦祭涠郧Х蛑福┦赘饰?子牛”的伟大品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等等无一不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的好素材。“文如其人,人做得好,文章才能写得好。”在语文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运用这些具体形象的人格范例进行启发、诱导,在学生面前树起一个个光辉的榜样,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的健全人格逐步养成,为写作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二、加强课外阅读,广集博采,过材料关。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知识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而且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字词和读写知识,对于提高写作能力也起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新学期开始,要介绍给学生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如《读者》《青年文摘》、、《杂文选刊》《意林》《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等文学杂志,、、《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等名著。引导学生多阅读,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材料,拓展写作思路。每周安排一个晚自习进行课外阅读,由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自主阅读,增加阅读量,进行广阔的个性化作文的思维训练,巩固强化语感,扩大和丰富词汇量,揣摩各种具有魅力的句子,积累课外知识和各种有用的信息。我平时还注意选择精美的文章朗读给学生听,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地阅读,逐步调动起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其次要求学生多读多看,扑“到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这是我对学生阅读的一个要求。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他人的作品,是他人根据彼时彼地生活的独特感受写出来的,我们决不能简单地依赖,模仿来代替自己的创造,但读多了、看多了,自然而然也会受到启发和熏陶,春雨“润物细无声”,从中我们可以吸收养料,培养情趣,激发理想,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三、引导学生体味生活,抒写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回归生活已成为学生写作的潮流。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生活、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真正的美、丑、善、恶,才能找到情感的价值,审美的情趣,做人的标准。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诸如下岗分流、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腐败现象、青少年犯罪以及贫困、失学、民主、民心乃至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等精彩纷呈的事件。另外,大自然也不吝啬,它赋予我们春花秋实,夏的热烈,冬的冷静,春的温柔,秋的凉爽,无处不让我们感触到生活的美,领略到大自然的诗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我口说我话,我手抒我情”。如,升入初三后,第一周,我布置的第一篇作文就是,给老师讲述一个暑假期间你亲自经历的一个动人的故事,要求真实,看谁的故事生动感人,打动老师和学生,让我们和你一起悲、一起喜,让大家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学生们因为刚刚度过暑假,暑假生活的印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