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课标解读(812).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哈尔滨课标解读(812).ppt

哈尔滨课标解读(81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的思路与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2012年8月12日课标修订组对调研意见的分析●一定要在解决“难、繁、偏、旧”的问题上继续下功夫,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这就要突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性、通识性和发展性,精选教学内容。●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特别是根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参考各省市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六大学习板块的设计合理,但每一个板块下采用“学习主题”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1)限制了史事的选择,容易疏漏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近代史中的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在鸦片战争后接着就是“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但在全部中国近代史板块中,却不讲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和定都南京等最基本的史实。缺失太平天国运动,只讲其抗击洋枪队,难以反映重大史事。(2)主旨过大,有时出现生硬捏合现象,难以建立基于时序与地域之上的历史因果关系。例如,在世界古代史部分,有一个学习主题是“中古亚欧文明”,其中第一目是“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但这二者之间其实毫无关系。(3)容易割裂历史,使学生难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例如,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第三个学习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其中讲到“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第四个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其中讲到“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中间只字未提东汉,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的错觉。(4)主题式编排的理性偏强,初中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学生在初中阶段若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史实,则根据课标撰写的教材中的那些抽象概念很快便会忘掉,到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历史便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实际情况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一点。修订课标工作的总体原则1.坚持德育为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课标中,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基础。2.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3.坚持能力为重,体现本学科最重要的知识与技能,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参与实践的积极性。4.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与要求。坚持减轻负担,控制容量和难度。5.坚持与时俱进,把时代的新要求、社会的新变化和学科的新进展及时反映到课标。(3)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做了弱化,而是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在内容的编制上,精选最基本的史事,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同时,注意与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2.对课程目标的修改保留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划分,但对这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使之更为清晰、明确、完整。如:实验稿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新修订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