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出师表课堂实录《出师表》是一篇著名的文言课内自读课文,部分文字比较生僻,但文章辞情恳切,感人肺腑。从教材背后的习题揣摩编者用意后,我决定“淡化”字词处理,重背诵,重“入情”感悟。由此我确定了“以背促读”法,以“背诵”切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来让学生进入情景突破难点。下边是背诵之后的课堂讨论部分实录:师:同学们把这样长这样难的一篇《出师表》都基本背诵下来了,真是很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阅读的感受,探究一下为什么历代英雄志士都如此推崇这篇文章。我们采用进入角**景讨论的方式,分别站在第三者,诸葛亮、刘禅的立场上来谈感想。你们觉得先站在哪个人的立场上谈呢?生:第三者吧,我们真实的身份就是第三者。师:好的,读了这篇表,感觉如何。生:我感觉诸葛亮变化很大,《隆中对》时他雄才大略自信潇洒,《出师表》里却沧桑多了!师:知道和上一篇文章进行对比,很欣赏这种读书方法。生:我读了心头很沉重,感觉诸葛亮怎么像我的妈妈一样,罗嗦得很,对刘禅太唠叨了。(众笑)师:你用了“罗嗦”这个词语,怎么讲啊?生:你看嘛,法律应该如何实施,文臣要用什么人,武将要用什么人,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些话还反复地叮嘱,真是比我妈妈还唠叨呢!师:有意思。诸葛亮其实唠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你们看出来了吗?生:我知道,第一个是要开张圣听,第二个是内外不能异法,第三个是要亲贤臣远小人。师:很好,但你也有点儿罗嗦(众笑),能用成语或者短语来概括吗?生:广开言路。生:严明赏罚。师:亲贤臣远小人叫做“亲贤——”生:远……(抓耳搔腮)师:不知道了,“远佞”(师板书)。这样请一个同学把这三个词语写在黑板上,给“佞”字注上音。(生上黑板板书,要求学生做旁批)师:继续说。生:我还感觉到了诸葛亮的心急如焚。像这样一些句子,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不宜妄自菲薄”、“愿陛下亲之信之”、“夙夜忧叹”、“以治臣之罪”、“临表涕临”等句子中,我都感受到了诸葛亮的坐卧不安。总之,这篇表的情感底色是灰色的。师:用色彩表达情感,好。生:我体会得最多的就是诸葛亮的忠心了,特别是第六自然段,“苟全”、“卑鄙”、“感激”这些词语读了让人揪心。生:我就好像看到一位穷途末路的老年人在交待后事一样。……师:好的文字总能激起我们的共鸣。那我们现在变化一下角度,站在诸葛亮的立场上替他想一想,他写这篇表有多难。咱们先说说哪些因素决定了这篇文章很难写。生:当时蜀国在西南,实力其实不能和魏国吴国比。诸葛亮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并不是夸大。-生:那为什么后文又说“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呢?生:可能是相比较而言实力稍稍增强一些了吧,其实和魏吴比较起来还是不强的。师:问得不错。注意讨论不要偏题了。生:主要是诸葛亮的位置很尴尬。在蜀国中,他是丞相,又是军事统率,他其实是实际的执政者。但同时他又是臣子。师:是的,古代如果功高盖主的话,多半下场很惨。还有一个重要的尴尬,蒋云淞你讲讲白帝托孤的故事。(生讲,略)师:这个背景很重要,一方面刘备既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一方面又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不争气的话,可“取而代之”,刘备信任到这个份上,对诸葛亮反而就是一种约束了。写这篇文字的难度就更大了。生:还有一难,大家都知道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可他毕竟是恩人的儿子,又是君主,这对于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来说实在很难。说重了吧,别人会说你不敬君主,说轻了吧,刘禅这样的庸才未必能听懂。师:这就对了,潘俊臣这样一分析,你就该知道刚才有同学所说的诸葛亮“婆婆妈妈”的原因了吧。好了,谁来总结一下。就假设你是诸葛亮,你下笔之前对着纸张笔墨,会怎么叹息自己的难处啊?生:有三难。写作背景难,国力不强却必须出兵。作者自己难,我如何才能让陛下懂得我的一片苦心和忠心啊!阅读者难,刘禅啊,你能读懂这篇表吗?你能把朝廷安顿好,给我一个稳定的后方吗?师:语文科代表说得很动感情,看来已经入情入境了。最后,诸葛亮成功突破了这三个难点。咱们再来议议,他想了哪些法子?生:第一个法子就是刚才代东航说的,婆婆妈妈,事无巨细,反反复复地交待叮嘱,任何一个细节和环节都不放过。师:仅仅在内容上是不够的,刘禅反感怎么办?诸葛亮得让良药不苦口才行。生:他不是硬邦邦地提建议,他从头到尾都倾注了深情。师:要把感情注入文字的方法很多,诸葛亮最主要的法子是什么?(生沉默)师:看看文中哪个词语反复出现的频率最高?被诸葛亮唠叨得最多?生:先帝!师:对了,这个词语在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