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设计.pdf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名称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基本信息执教者李雪梅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分析本课位于教材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中的第一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学生大多能正确地口算,部分学生学情分析已掌握笔算方法。知识与能力知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目标的含义。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过程的探究,理解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能说出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进目标行计算。情感态度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态价值观目标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教学策略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设计说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环节预设的时间)一)复习引入一、情景导12×4=21×3=复习乘法计算为42×2=13×2=学。(5分本节课的学习做33×2=43×2=完成习题钟)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好铺垫。的。二、引入情(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学生讨论并汇选取学生非常熟1、小组合作,学习例1。报境,探究新悉的场景为教学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12×3的解决方知。(10分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法情境,从学生熟知1/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设计钟)个算式?的彩笔这一数学3.为什么用乘法来解决呢?信息引出问题,学4.36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只彩笔?”很自如的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一)自主探究,明确算法方法一:12+12+12=36(枝)方法二:10×3=302×3=630扩展思维空间,鼓三、小组讨+6=36(枝)励解决问题策略论,合作提方法三:竖式计算:(1)用竖式算时怎样写竖式?小组交流多样化,从而使学升。(17(2)在乘时,先乘哪一位?积应怎生体验到创新学分钟)样写?习的成功喜悦。(二)加深理解,体会乘的顺序(三)、小组交流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时要注意什么?1、完成第1题、3题。四、巩固练找出信息和问题,怎样解决?进一步巩固多位习,拓展提2、完成第4题。数乘一位数的算高。(8分先算什么?怎样算才不会出错?独立完成练习法和算理。钟)3、作业:完成P75第2题。要求用竖式计算。笔算乘法(不进位)有三盒彩笔,每盒12枝,三盒一共多少枝?12×3=36(枝)12¨¨¨因数12板书设计×3¨¨¨因数×336¨¨¨积6¨¨3×2=630¨¨¨3×10=30答:三盒一共36枝。3630+6=36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的启示:一、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反思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2/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设计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二、扩展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不足及启示:1教学内容较于简单化,解决的问题过于单一。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式的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的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已经不能够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启示:可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