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班级:小学教育专业11级1班学号:25号姓名:郑思琪日期:2020年6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第37~38页)【学情与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怎么画角,也了解了角的各部分组成及名称,还涉及了直角的内容,二年级下学期认识了锐角和钝角。在《角的度量》第一课时,也给出了角的概念,所以学生对角已经有了认识。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不偏离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课程内容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设计理念】度量产生于生产实践。度量时需要特定的工具,在工具的选取后,要知道使用工具度量的方法。因此,度量的教学操作性强,学生要掌握其度量方法。教学中以直观操作为主,操作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每一种工具和每一个度量单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角的度量单位,符号。过程与方法:通过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总结出量角方法,并在实际测量中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操作活动中学会交流,沟通。【重点,难点】重点:角的度量难点:用量角器度量【教学准备】量角器,1°角,10°角【教学过程】复习旧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角,也学会怎么画角,那么哪两位同学能在黑板上为老师画两个角呢?【学情预设】一位画一个开口较小的,另一位画开口较大的师:同学们抬头看黑板上这两个角,通过以前学习的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来判断一下哪个角更大一些呢?【学情预设】第一个师:老师听见大家都认为第一个角更大,老师也同意你们的说法,但是今天老师还想知道到底大了多少度?这应该怎么办呢?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新课“角的度量”,一起来探讨吧。动手操作,深入探究角的计量单位师:当我们说一个物体多重的时候,我们会说它多少千克或者多少克,物体的重量有他的单位,那么角的计量单位又是什么呢?在国际上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出示量角器并观察师:在过去还没有量角器的时候,是无法测量角的大小的。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平角是180°,而一位聪明的阿拉伯人把平角平均分成了180份,就这样角度制诞生了。同学们想一想,180°被分成了180等分,那一份是多少度呢?【学情预设】是1°师:一份是1°。同学们看这就是1°角,是不是很小啊?师:现在老师就用这个1°角来量一量上课前同学们说的那个比较大的角。1个1°,2个1°,3个1°……这样量下去是不是很麻烦啊。那应该怎么办呢?【学情预设】换一个大一点的角去量师:现在老师换一个10°角来量。这个10°是由10个1°角组成的。现在量这个大角是不是比之前方便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要是你没有那么多10°角应该怎么办呢?师:就在阿拉伯人发明了角度制后,智慧的人们根据角度制制造了我们现在用的量角器。观察你手中的量角器,它是什么形状呢?【学情预设】半圆形,扇形师:对,是一个大半圆,而这个大半圆就被这样的1°角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份所对角的大小是1°,记作1°。同学们抬起右手跟老师书写一下1°。先写一个数字1,在数字1的右上角写一个圆圈“°”。师:现在把你手中的量角器拿出来,观察一下你发现量角器上都有什么啊?【学情预设】中心上有一个点师:他说量角器上有一个圆圆的点,这叫中心点。穿过中心点的这条线叫零度刻度线。你还发现了什么?【学情预设】有两圈数字师:他说他发现有两圈数字。老师告诉大家外圈数的叫外刻度,内圈的数叫内刻度。还有什么发现吗?【学情预设】外刻度上的数是从左向右一次增大的,内刻度正好相反师:你真善于观察。他说外刻度上的数是从左向右依次增大的,而内刻度正好相反。师:我们都知道每个发明都是有他的用途的,那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又有什么作用呢?老师来告诉大家:中心点是用来与角的顶点重合的,零度刻度线是用来与角的一边重合的,而内外刻度是用来参考读数的。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量角器,也知道了量角器各部分的作用,现在我们动一动手,根据量角器各部分的作用这个知识,来量一量书中那两个角的大小,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怎样测量角的大小。师:老师把书中两个角贴在了黑板上,哪个小组上来量一量角1的大小?【学情预设】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一边与零度刻度线重合,另一边用来读数,所以角1是60°师:其他小组都同意这个小组的测量方法吗?老师来完善一下刚刚那个小组量角的步骤。第一步,根据中心点的作用,要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根据零度刻度线的作用,我们把角的一边与零度刻度线重合;第三步,角的另一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大小。所以角1等于60°。师:那么那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