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制品加工.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豆蛋白制品加工.pptx

大豆蛋白制品加工.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大豆的营养成分(1)甘油酸酯(脂肪酸甘油酯)大豆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约占总脂肪酸量的60%以上,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具有阻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的作用,被美国FDA称为健康食品。(2)磷脂大豆油中含有1.1%~3.2%的磷脂,主要有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是人体大脑和肝脏所必需的物质。卵磷脂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乳化剂、抗氧化剂和营养添加剂。脑磷脂具有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3)不皂化物:含0.5~1.6%,主要是甾醇类、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以及生育酚。3.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蔗糖5%。水苏糖4%、棉子糖1%,称为大豆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成年人每日摄入2~3克大豆低聚糖(水苏糖、棉籽糖),能使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充分增长,而产气夹膜杆菌和其它梭状芽孢杆菌等有害细菌有所下降。3.2不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果胶质、纤维素、淀粉(0.4-0.9%)是一种优良的膳食纤维。(三)酶及抗营养成分(2)大豆子粒破碎后,脂肪氧化酶使脂肪氧化降解,产生豆腥味。脂肪氧化酶对热不稳定,温度大于84℃时,脂肪氧化酶很快失活,而且很彻底,通过湿热处理或远红外处理或用半胱氨酸和柠檬酸将其浸泡液pH值调至3.5左右钝化酶活性。2、脲素酶(抗营养因子)易受热失活,且容易准确测定,常作为豆制品加热处理程度的指标。3、胰蛋白酶抑制素(抗营养因子)其毒性是可引起胰脏肿大。在湿热条件下易失去活性,通常在100℃处理20min或120℃处理3min均可使其活性丧失90%以上。4、血球凝集素(抗营养因子)引起红血球凝聚,加热很快失去活性。5、皂苷(抗营养因子)具有溶血和毒性作用,起泡性强,对热稳定。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溃疡、抗过敏等功效。6、异黄酮(功能性因子):具抗氧化作用。二、大豆蛋白质的溶解性3、与pH值的关系(p286)4、与盐浓度的关系当pH值为7~10时,随着盐浓度增加,大豆蛋白的溶解度降低,但当pH值为4~5时,添加食盐可提高植物蛋白的溶解度,如在0.5mol/L的NaCl溶液中,大豆蛋白质在pH4~5时的溶解指数由原来的10%增至40%~50%。盐溶液的种类不同,溶解度也不同:阴离子:F﹤C2O2﹤Cl﹤SO4﹤Br﹤I阳离子:Ca﹤Mg﹤Li﹤Na﹤K5、大豆蛋白溶解性与温度及加水量的关系四、大豆蛋白的变性1、大豆蛋白的热变性热处理对大豆粉中水溶性蛋白的影响2、冷冻变性五、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1)大豆蛋白质的浓度及其组成是凝胶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浓度为8~16%的大豆蛋白质溶胶,经70~80℃以上加热,冷却后即可形成凝胶。浓度越高,凝胶强度越大,浓度低于8%时,仅用加热的方法不能形成凝胶,只有在加热后及时调节pH值或离子强度,才能形成凝胶。7s和11s成分才有凝胶性,11s组分凝胶的硬度、组织性高于7s组分凝胶。(2)蛋白质浓度增加后,需提高加热温度(如浓度从8%增加到16%,温度需要从75℃提高到100℃),才能达到最高的凝胶性能。2、乳化性大豆蛋白质浓度为9%时,发泡效果最好,但泡沫稳定性差。将大豆蛋白进行适当的水解,其发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会大大提高。等电点时,起泡性最差,即有利于蛋白质溶解的pH值,大多也就是有利于发泡的pH值,以偏碱性的pH值最为有利。最佳发泡温度一般为30℃左右。脂肪具有消泡性;糖类可以提高粘度,可增加泡沫的稳定性。4、吸油性5、吸水性思考题1、大豆中有哪些抗营养物质?2、大豆蛋白加热变性后的性质会发生哪些变化?3、大豆蛋白的分级组分有哪些?对豆制品加工有何影响?4、大豆蛋白质具有哪些功能特性?第二节传统豆制品的加工豆浆中蛋白质的凝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热变性改变蛋白质的构型,使多肽链展开,若不发生热变性,即使加凝固剂,只能使蛋白质沉淀;2、添加凝固剂,压缩水电层,破坏水化膜,蛋白质分子间相互吸引,先构成线型结构,再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结构。二、传统豆制品生产的原辅料(3)GDL:60℃以上分解成葡萄糖酸,添加量为0.25%~0.35%(以豆浆计),适合做原浆豆腐。三、传统豆制品生产工艺3、磨浆(二)凝固与成型——豆腐“浆稀点不嫩、浆稠点不老”,浓度低,形成的脑花太小,保不住水,出品率低。浓度高,生成的脑花块大,持水性好,有弹性。3、成型将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特定的模具内,施加一定的压力,排出多余的黄浆水成为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豆制品。破脑→上脑→压制→出模冷却(2)上脑:在豆腐箱内和豆腐包内完成。嫩豆腐须用细包布或绢布,老豆腐宜采用孔隙稍大的包布。(3)压制:重物直接加压或液压,压力1~3kPa,68~70℃,15~25分嫩豆腐含水90%左右,老豆腐80~85%。豆腐干上板浇制5~6cm压榨,出包切块,含水60~65%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