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鹿教案.docx
上传人:小宏****aa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狮子和鹿教案.docx

狮子和鹿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狮子和鹿教案狮子和鹿教案锦集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狮子和鹿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狮子和鹿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思路】1、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朗读说话、感悟体验,从字里行间体会鹿前后认识的变化和课文的深刻内涵。2、联系《陶罐和铁罐》一文,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从中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想请两位朋友来到我们的教室,大家认识它们吗?狮子被人们称为森林大王,你能说说它有哪些本领吗?鹿又有什么本领呢?2、课文想通过狮子和狼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就看谁会读书。二、合作读书,初步感悟1、学生自由地、轻声地朗读课文,勾画生字、生词。2、同桌互听,互教:互相抽读课文,注意检查生字是否读准音。3、同桌一起想办法理解本课的生词。(如理解别致、犹豫,联系人的样子理解匀称,用换词法理解抱怨等。)4、开展朗读接力赛:以同桌齐读的方式轮流读全文。三、感情练读,加深理解1、练习朗读,比一比谁能有感情地把课文读出来。2、把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3、指名读。引导评价。4、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指名读,评一评:第一句是对角是喜爱、赞美,要读出自我欣赏、自我赞美的感情。第二句是对腿的不满和抱怨,要读出叹息、抱怨的语气。第三句写出了情节的`紧张、变化的快,忽然听到猛一回头哎呀正在逼近朗读时要语速加快,读出形势的危急。第四句要读出叹息、诚恳的语气。5、说一说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6、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四、联系比较,拓宽视野1、回忆《陶罐和铁罐》一课说明了什么道理?2、《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这两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两篇课文都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在表达方法上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五、语言积累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2、《狮子和鹿》选自伊索寓言,课外再去找几篇读一读。狮子和鹿教案篇2【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板书:28*狮子和鹿)今天我们学习28课,读读课题瞧,课题上带有*,这样的课文我们以前也学过,大家回忆一下,学这种课文有什么要求?(生:这是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自己采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只需要读懂大致意思)自己学习课文内容你会用哪些方法?(如:、词典、联系上下文等)现在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还有什么地方有疑问,都请做上记号。二、读课文,体会鹿的情感变化1、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能用比较短的几句话说清楚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然后再指名说,注意引导学生把内容说清楚完整,尽量用简短的话。)2、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文中的这只鹿先是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讨厌难看的腿,后来美丽的角使它差一点命丧虎口,难看的腿却帮它虎口逃生,(师边板书:欣赏美丽的角险些丧命讨厌难看的腿虎口逃生)真是出人意料,我们把自己当作这只鹿,再来读读课文,体会体会鹿的感情。3、鹿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师板书:愉快地欣赏──失望地抱怨──惊慌地逃命──叹气)4、和你的同桌配合起来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尽量把这只鹿自得地欣赏抱怨惊慌地逃命叹气的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师巡视,指名上台演一演,同学评一评,师引导学生对照课文进行评价)让学生对略读课型的学习要求有所了解;对学习方法进行提示,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边读边用铅笔勾画,旨在通过教给自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把握能力。体现读的层次,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演和评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5、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各抒己见,不强求一致)三、联系《陶罐和铁罐》再读课文学完了这两课,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事,和小组的同学谈一谈。四、读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