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案(设计_田二雁.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历史学案(设计_田二雁.doc

高二历史学案(设计_田二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3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第三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完成时间2008年2月____日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田二雁2008年2月27日)一、课题:第一章第三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完成学案,掌握基础知识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及评价;斯大林个人崇拜与肃反运动扩大化。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三、本课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四、请阅读教材,归纳教材中的知识要点(本节涉及的主要事件):(本节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第一纲目标题):________________1、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总方针提出:特点:2、农业集体化方针提出:评价: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严重问题二、(第二纲目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形成——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会,背景,目的,内容,意义。2、评价:三、个人崇拜与肃反运动扩大化1、对_____________的个人崇拜:_________年代严重2、肃反运动扩大化(原因、表现、后果和影响)五、自学及课堂展示交流问题1、列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三位革命导师逝世的时间。2、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是何时提出的?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相比有什么特点?3、说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4、苏联何时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此后,什么政策被逐渐取消?5、列出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主要内容,它有何标志意义?6、讨论:参考引言第三段,怎样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存在的严重问题?7、按时间顺序列出一、三节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六、自学或展示交流中未解决的问题七、教授新课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八、收获与反思九、知识拓展:1.如何辩证、历史地看待苏联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也称为“斯大林模式”。(1)特点:①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②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2)评价:①该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到二战后不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②该体制也存在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它未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形成对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脱离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一体化趋势,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3)原因:这种体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②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没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③封建专制、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④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又处于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因而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基本上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这一体制在五六十年代,对我国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