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治疗进展ROSC率已显著提高(40%~60%)。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并未减低,即使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67%。心脏骤停后脑损伤,心脏骤停后心功能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持续存在的诱发病变。成人生命链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心搏骤停后心肌功能不全系统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持续性病理状态治疗心脏骤停后管理的最初目的心脏骤停后管理的后续目的治疗(1)重症监护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治疗(1)治疗(1)治疗(1)2010美国心肺复苏指南,第9部分,心搏骤停后综合征[1]DionStub,etal.PostCardiacArrestSyndrome:AReviewofTherapeuticStrategies.Circulation.2011Apr5;123(13):1428-35治疗(2)心脏骤停后的心律失常的治疗一般采用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电疗法,同时需要防治电解质平衡紊乱。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时考虑使用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加重心脏骤停患者低血压和心肌收缩力下降。对于因心律失常而导致心脏骤停的患者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安置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及溶栓急性冠脉综合征是诱发心脏骤停的最常见原因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明确是否有急性ST段抬高的出现。对ACS或STEMI的患者,应尽早给予PCI或溶栓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不能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应用亚低温治疗而延误。PCI联合亚低温治疗与单独PCI治疗相比,患者的死亡率减低了40%,神经系统的预后也显著改善。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机制:①降低脑的代谢水平,减低氧耗,改善并恢复能量供给②抑制氧自由基产生,减轻氧化应激损伤③下调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炎症细胞的集聚,减轻炎症损伤④减低神经细胞及心肌细胞凋亡。亚低温治疗诱导:静脉注射预冷的液体(0.9%的盐水或者林格氏液30ml/kg)或传统的冰袋包裹法。另外,需要加用神经肌肉阻滞镇静以防止寒战的发生,并能促进初期降温。维持阶段:具有连续体温反馈功能的体内或体外降温装置以维持目标体温,并避免体温显著波动。复温:一般推荐0.25℃~0.50℃/h的缓慢复温。控制血糖神经系统保护性用药及其预后判断目前脑功能分类(CPC)仍是心脏骤停后神经系统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但其敏感性较差。患者脑干反射缺失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2提示其自主循环恢复72h后的神经系统转归较差,该评估手段具有较低的假阳性率。而体表诱发电位(SSEPs)是神经生理更为可靠的评测方法,如刺激中间神经后双侧N20波缺失,提示患者自主循环恢复24h后的转归不良Glasgow预后分级病例2镇静剂及神经肌肉组织剂激素小结入院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