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内审检查表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内审检查表优质资料.doc

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内审检查表优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内审检查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深圳市量能科技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被审核的部门:市场审核员:被审部门代表签名:日期:编号检查条款检查内容及方法检查记录不合格项报告编号1有无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产品质量、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如何体现?有没有与产品有关的法规法律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如何遵守的?2在提供产品前,时否对合同或定单进行了评审?评审了那些内容?评审的结果有记录吗?这些记录是否被维持?3检查订单评审结果是否传递给相关部门,有无分发记录47.2.3检查订单变更有无经顾客沟通,有无相关记录5通过什幺方法来获得顾客感受(满意感受,不满意感受)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分析过吗?是如何来处理有关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是否对顾客满意度进行了持续评价,有相关规定吗?6当接到顾客反馈的信息时,是否迅速地通报相关部门?这些信息(如客诉)处理后是否回复客户?有无建立档案7对于在组织控制下的顾客财产是如何管理的?有无相关规定?当发生异常时,是否第一时间报告顾客?异常报告的记录是否被维持?深圳市量能科技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被被审核的部门:货仓审核员:被审部门代表签名:日期:编号检查条款检查内容及方法检查记录不合格项报告编号1是否规定了材料进出的管理办法并遵守?2所有入库的材料是否经过验证,是否具有合适的产品贮存场所,(具体包括必要的防潮、控温、清洁、采光等条件)区域划分是否明确、合理、易辨认,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是否区分放置3是否容易识别产品的状态是否有有清晰标志可以辨认产品4帐、物、卡是否相符?有无物品定期盘点记录5存贮的物品是否按“先入先出”状态进行管理,有无最低存量限制?6对顾客财产是否进行了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当发现有损坏、丢失和不适用等情况时如何及时报告?是否顾客建立客供物品档案?深圳市量能科技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被审核的部门:PMC审核员:被审部门代表签名:日期:编号检查条款检查内容及方法检查记录不合格项报告编号1是否制定了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制定的依据是什幺?有哪类生产计划,比如: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和日生产计划?2如何监控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当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时有哪些应急措施?3是否有经常性的临时插单?这些临时插单如何处理?4有无生产库存品,有无不按定单生产的情况?为什幺要生产库存品?5目前生产计划的完成率是多少?造成生产计划不能完成的原因有哪些?有改进的措施吗?有无根据产能工时来制定生产计划?6检查交期存在潜在不合格时,有无采取预防措施深圳市量能科技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被审核的部门:生产部审核员:被审部门代表签名:日期:编号检查条款检查内容及方法检查记录不合格项报告编号17.1是否对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进行了策划?策划时输入了什幺?输出了哪些文件?2当可行时,是否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标识产品?有哪些标识方法?监视与测量后是否有产品状态的标识?当有追溯要求时,能否唯一的识别出来?3是否按控制计划和生产流程图执行?47.5.1所有的过程操作的员工是否有书面的作业指导书,这些指导书是否在工作场所容易取得?作业指导书能指导作业吗?效果如何?5是否对制造过程中的机器设备进行预防性保养?(即日常维护)有无记录?6是否排定每天的生产计划?如何监控生产计划的完成?生产计划完成的如何?当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时,有哪些应急措施?7当有外观项目时,是否在外观检查时有充足的照明、标准的样件?8生产现场的整齐与清洁是否被维持?产品所需求的工作环境(如湿度、温度等物理环境)是否能满足?9生产过程中是否有防错设施或方法?10是否有返工作业指导书来指导返工作业?11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重大质量事故或频繁地发生了一般的质量问题时,生产部是如何处理的?127.5.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理的?深圳市量能科技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被审核的部门:技术部审核员:被审部门代表签名:日期:编号检查条款检查内容及方法检查记录不合格项报告编号1当有新产品时,是否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2设计与开发的输入时,是否使用了以下信息:如以往成熟的设计项目,竞争对手的数据与资料,供应商反馈的信息,现场问题报告等?在设计输入评审时是否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工时和成本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如何?3是否制定了针对设计与开发阶段的测量标准与方法?4设计输出时,是否考虑到产品设计输出,生产力,过程能力,质量目标,顾客要求和以往的开发经验?设计的输出是否包含工艺标准、BOM、过程流程图、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过程批准的能力指标?5在开发的哪些阶段进行了评审?哪些人员参加了评审?评审记录是否被维持?6在设计与开发的哪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