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风暴潮次数相对集中于.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风暴潮次数相对集中于.ppt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风暴潮次数相对集中于.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我国主要水文灾害的对比分析洪水灾害风暴潮灾害洪涝灾害地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中下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2)人为原因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河床淤积变浅;围湖造田;占用河道,蓄洪能力降低3.分布:多分布于东部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为多发区。4.危害:对工农业各部门造成直接破坏和经济损失冲击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恶化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1)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地形特征: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5.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1)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2)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3)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4)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5)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洪准备,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2015·全国文综Ⅰ)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解析M城位于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水患灾害(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气候资料可知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M城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导致洪涝灾害严重。答案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2015·福建文综)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风暴潮次数相对集中于7~10月,属于夏、秋季节;解答形成风暴潮的原因,可以考虑大风的动力作用,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台风多发,容易形成大风,同时河流入海径流增多,对海水的顶托明显。答案季节:主要集中夏、秋季节。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防灾减灾措施可以从工程、技术、生物、宣传教育等方面展开。答案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2015·全国文综Ⅱ)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解析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天气系统、地形等方面分析。答案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是新疆人口密度与垦殖密度都较大的地区,每年春季伊犁河流域极易发生洪灾。下面为“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及“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试分析伊犁河流域春季洪灾较严重的自然与人为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解析结合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知其开口朝西,冬季受西风影响降雪量大;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洪水;同时该河谷人口和垦殖密度加重了灾情。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恢复植被和加强预报等方面采取措施。答案原因:伊犁河谷向西敞开,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冬春季节在河谷两侧的山地形成大量降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洪水;由于该地区人口密度与垦殖密度都较大,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洪水灾害。措施: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恢复天然植被,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洪水预报预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