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7讲 第2课时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
上传人:Ja****20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7讲 第2课时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

2017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7讲第2课时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向高考·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7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2课时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标要求列举19世纪末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甲午战争1.背景(1)日本在向资本主义道路过渡的过程中,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______、夺取中国的________和______、占领________,进而征服________的对外扩张政策。(2)1894年,朝鲜________起义,为日本出兵朝鲜提供借口。2.经过(1)1894年7月,日本在______海面偷袭清军,挑起战争。(2)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________展开决战。(3)1895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________》。3.影响(1)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的危机。“______________”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各国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2)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抗争。清王朝开始进行____________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____________的斗争。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危及到列强的在华利益。2.经过:________年6月,从天津进犯北京,________年9月,胁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3.影响:《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三、义和团运动1.原因:19世纪末,人民群众______斗争迅速发展。2.概况(1)口号:“__________”,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___________。(2)清政府的政策:镇压——“________”——镇压。(3)斗争:1898年,势力遍及________地区,1900年,向北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发起猛烈进攻。(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3.影响: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______________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________的改革运动。[易混辨析]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发生的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八国联军侵华发生的主要原因也不是由于义和团运动。二者的发生,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导致的。[图解识记]1.中日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2.列强侵华“五大趋向”[史料探究]史料一“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高翔《近代的初曙》史料二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问题:据上述史料分析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提示:(1)史料一主要揭示了鸦片战争中中西方之间的巨大差距,暗示了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的落后性,说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2)史料二从中国军队的腐败、装备落后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劣势。从根源上看,这实际上是中国腐朽落后制度的产物。[拓展深化]近代前期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2)具体原因①组织和领导方面:清政府统治腐败;战前不作准备,战争中妥协退让,避战自保;打击、压制抗战派。②外交方面:不了解时势。③经济、军事方面:近代以来,一直落后于世界潮流。经济、军事装备处于劣势。④发动民众方面:清政府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可能也认识不到人民的力量,因而不能发动人民。⑤资本主义国家方面:近代前期,西方列强在侵华问题上以勾结为主,中国面临共同侵略,敌人的力量强大。【答案】A【解析】从题干信息“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购一船”说明①正确;②材料没有反映,排除;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倭人”指日本,从“逐年增置”说明③正确;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根源是制度的不足,而不是“因快船不敌而言”,排除④。故选A。【答案】D【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表明甲午战争中的北洋海军并非腐朽无能,故D项正确。清政府的昏庸腐败,李鸿章的避战求和,中国战略战术的落后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B、C三项错误。[史料探究]史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