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2.8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6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ppt

6工程项目质量管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警示标语2007年山西河津某小学发生建筑安全事故,13名建筑工人被埋、3人死亡2009年3月19日13时35分,西宁市南商业巷佳豪国际广场施工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珠海市塔吊倒塌事故,死亡2人上海市13层在建住宅楼6月27日“连根拔起”整体倒掉让你想想施工中安全质量是多重要的相关图片柱子钢筋绑扎差,而且不注意成品保护,造成较多破坏,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梁混凝土留茬错误,钢筋少放3根,而且未绑扎,存在重大质量隐患.板梁的支撑排架整体失稳倾覆,拉倒塔吊。造成严重的质量与多人死亡安全事故严重质量事故和多人死亡第一节工程质量管理概述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指导思想根据ISO9000:2000的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由上述定义可知:质量可存在于各个领域或任何事物中;质量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满足要求是指应满足明确,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要和期望。2.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性能的综合要求.工程质量是在“合同环境”下形成的.建设工程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适用性。即功能,是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结构性能,使用性能,外观性能等。(2)耐久性。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由于建筑物本身结构类型不同、质量要求不同、施工方法不同、使用性能不同的个性特点,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还缺乏统一的规定,仅在少数技术标准中,提出了明确要求。4.方法方法是指工艺方法、操作方法、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5.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4.质量管理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方针并形成文件。建筑企业:遵纪守法,交优良工程;信守合同,让业主满意;坚持改进,达行业先进。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基本要求:与质量方针一致在各个层次建立可测量某建筑公司:工程合格率100%,结构优良率90%,安装优良率80%,装饰优良率95%以上质量策划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设定标准、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发生的过程。在生产前对生产过程进行评审和评价.质量保证为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企业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1)质量保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a)内部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向管理者提供信任。b)外部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向顾客或他方提供信任。(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3)只有质量要求全面反映了用户的要求,质量保证才能提供足够的信任。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或解释为:为向本企业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实惠,在整个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注:质量改进涉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可能会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质量管理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1.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设计、制造、使用过程3.全员的质量管理4.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5.把数理统计方法作为重要手段(用数字说话)1.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2.制定企业质量规划3.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保证体系(QualityAssuranceSystem)指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把质量管理的各个过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质量管理活动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责权利明确、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休哈特重要的著作是《产品生产的质量经济控制》,1931年出版后被成为公认为质量基本原理的起源。1939年休哈特完成《质量控制中的统计方法》。休哈特的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观点被戴明和其他人广泛应用。质量大师: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