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技术支持学习的发展路径技术支持学习的现状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的模式与方法信息技术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研究与应用案例技术如何改变教育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用信息技术支持学校的教育变革与发展1.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日本IT国家计划3.澳大利亚国家计划4.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1996年,美国教育部制定了第一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使美国学生为进入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教育的挑战。计划的关注点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2000年,美国教育部提出了第二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数字化学习:让所有孩子能够随时随地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该计划关注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利用率,支持并鼓励学生在教室、学校、社区及家庭中随时随地应用信息技术。2005年,美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因特网、法律和当代学生变革展望。该计划总结了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变化,以及示范学校的教学变革,重点提出了发展教育技术的七项行动建议。2010年3月5日,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OfficeofEducationTechnology)正式发布了题为《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计划提出了一个技术推动的21世纪学习模式,围绕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生产力五个方面,提出了主要发展目标和建议。日本IT国家计划,每5年发布一次。其主要目标:通过教学改进或者学生合作来改善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利用技术减轻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负担;为21世纪的教学建立自适应的学习基础设施;学校ICT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信息教育:基本ICT技能课程与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应用ICT提高教学质量: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材,建立无线、有线网络应用ICT来提高学校和教室管理的效率;为学生的特殊需要提供服务:联合学校、家庭和专家的力量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为学校和教师发展提供支持:培训教师,培训CIO到学校任职。澳大利亚制定了“2008-2014年数字化教育改革计划”:到2011年底,为每位9-12岁的学生提供计算设备,生机比达到100%;使每所学校连入的带宽不少于100M;系统地提升教师应用ICT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创新项目和应用课题研究,制定国家级培训系统和资格认证;为课程配套提供数字资源、工具和基础设施;利用网络学习和接入网络让每位家长参与到学生教育中;为学校的ICT部署提供具有重要辅助作用的方法支持。上世纪末,实施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实验校和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工程。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三大任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施校校通工程、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2003----2007年,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普及性覆盖。2010年,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2012年,中国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组织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发展目标,提出了“三基本两显著”,即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还有八大任务,五个行动计划(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四大措施。1、宏观层面(国家层面:三通两平台)2、中观层面(地区层面: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3、微观层面(学校层面: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教学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宽带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云平台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技术支持教学应用的方向技术支持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技术支持大众的学习;狭义是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涉及到“课堂内的教学整合”和“课堂外的教学整合”。课堂外的教学整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尤以专题研究性学习为主,类似国外比较盛行的“WebQuest”学习模式。这里着重“课堂内的教学整合”课堂内的教学整合基于不同的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模式类型。如果不考虑学科类型,着重考虑教学信息化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环境、交互白板)+移动终端环境等),会形成:传递---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