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6.3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ppt

第四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4、1概述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作用和分类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液压泵与液压马达关系吸油:密封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容积泵工作的必备条件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分类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工作参数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工作压力额定压力排量和流量排量V理论流量qt实际流量q额定流量(公称流量、铭牌流量)qn功率和效率理论功率Pt(不考虑能量损失)功率损失效率容积效率ηv机械效率ηm总效率4.2齿轮泵齿轮泵的分类一、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实物结构及组成一、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二、外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计算流量脉动率是衡量容积式泵流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三、外啮合齿轮泵结构特点困油现象及其消除措施困油现象产生原因困油引起的结果消除困油的方法消除困油的方法泄漏径向作用力不平衡径向不平衡力图示四、提高外啮合齿轮泵压力措施(自学)浮动轴套式(自学)五、外啮合齿轮泵的优缺点六、内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的分类内啮合齿轮泵实物结构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摆线转子泵)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组成及工作原理内啮合齿轮泵特点七、螺杆泵螺杆泵组成特点4.3叶片泵优点:输出流量均匀、脉动小、噪声低缺点:自吸性能差、对油液污染敏感、结构较复杂。一、单作用叶片泵密封工作腔(转子、定子、叶片、配油盘组成)吸油过程:叶片伸出→V↑→p↓→吸油;压油过程:叶片缩回→V↓→p↑→压油。旋转一周,完成一次吸油,一次排油——单作用泵径向力不平衡——非平衡式叶片泵改变偏心可改变流量,偏心反向时,吸油压油方向也相反;叶片底部通油槽,叶片靠离心力甩出;叶片槽倾斜方向:相对转向向后倾斜;转子受不平衡径向力,轴承负载大,工作压力提高受限。二、双作用叶片泵●定子内曲线由四段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旋转一周,完成二次吸油、二次压油——双作用泵径向力平衡——平衡式叶片泵(两个吸油区,两个压油区)其中:b-叶片宽度R-定子长轴半径r-定子短轴半径θ–叶片倾角s–叶片厚度3.双作用叶片泵的特点a)减小作用在叶片底部的油液压力――阻尼槽,内装式小减压阀b)减小叶片底部承受压力油作用的宽度――子母叶片,阶梯叶片(1)子母叶片结构(2)阶梯叶片结构单、双作用叶片泵的比较: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前倾”三、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1—转子;2—弹簧;3—定子;4—滑块滚针支承;5—反馈柱塞;6—流量调节螺钉5.优缺点及应用4.4柱塞泵柱塞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特点:泄露小,容积效率高,可以在高压下工作一、轴向柱塞泵斜盘1和配油盘4不动,传动轴5带动缸体3、柱塞2一起转动。传动轴旋转时,柱塞2在其沿斜盘自下而上回转的半周内逐渐向缸体外伸出,使缸体孔内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增加,油液经配油盘4上的配油窗口a吸入。斜盘1(3)结构特点伺服式手动变量机构(5)典型结构斜轴式轴向柱塞泵特点:容积效率高,压力高。(ηv=0.98,p=32Mpa)(柱塞和缸体均为圆柱表面,易加工,精度高,内泄小)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转动惯量小;易于实现变量;构造复杂,成本高;对油液污染敏感。应用:用于高压、高转速的场合。二、径向柱塞泵1.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转子2的中心与定子1的中心之间有一个偏心量e。在固定不动的配流轴3上。当移动定子,改变偏心量e的大小时,泵的排量就发生改变;因此,径向柱塞泵可以是单向或双向变量泵。4.5液压马达4.5液压马达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柱塞式马达的扭矩计算主要参数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构成液压泵基本条件是:具有可变的密封容积,合适的配油装置,油箱与大气相通。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排量、流量、压力、功率和效率。排量为几何参数,而流量则为排量和转速的乘积。实际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液压功率为泵的输出流量和工作压力之乘积。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分别反映了液压泵和马达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三大类,要掌握各类泵、马达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了解其排量与流量的计算方法。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的执行元件之一,从原理上讲,液压马达是液压泵的逆工况。